二手醫療器械擾亂醫療市場,亟待整治
加入時間:2013-06-21 09:35:22 當前新聞點擊率:3930
普朗醫療器械網訊 據記者了解,前期鄭州有市民王女士今年2月份懷上了小寶寶。為了方便,她常到小區附近的診所做B超,了解胎兒發育情況。讓她意想不到的是,孩子4個月大的時發育出現異常,但診所的B超機卻并未檢出,王女士丈夫李先生:“診所醫生說B超機是二手的,圖像不夠清楚。幸虧是發現的早,要不然,這孩子都要不成了。”
像王女士這樣因使用二手醫療器械導致誤診誤治的,還有很多實例?,F實中,小診所、中小醫院使用二手醫療器械的現象也不在少數。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診所醫生:“一般這二手的都是診所啦,小醫院用,因為開支少,鄉鎮用的多一些,你要用正規的器械價格高,用這二手的最 起碼能裹住費用,賺錢賺得多一些。”
而其實,真正的二手醫療器械市場更加巨大,據統計,目前全國1.3萬家縣級以上醫院的醫療儀器和設備有15%左右是20世紀70年代前后的產品,鄉鎮衛生院的情況則更加糟糕。為留住患者,無力購買新設備的鄉鎮衛生院不得不通過其他途徑來得到醫療器械,陳勛說:“實際上很多人都在做這個生意。銷售這塊我對這塊非常清楚,往下銷售不成問題。下面這些大夫非常需要上頭淘汰的。”
我國《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第二十六條規定:“醫療器械經營企業和醫療機構應當從取得《醫療器械生產企業許可證》的生產企業或者取得《醫療器械經營企業許可證》的經營企業購進合格的醫療器械,并驗明產品合格證明。醫療器械經營企業不得經營未經注冊、無合格證明、過期、失效或者淘汰的醫療器械。”
《條例》以法規的形式明確了醫療器械的來源,對于去向以及過期、失效或者淘汰的時間都沒有明確規定。所以有售賣醫療器械資質的廠家或者經營企業,都極少涉及二手貨。
那么大量的二手醫療器械是如何流入廣大中小醫院和鄉鎮衛生院的?
在商丘某診所,一位醫生說出了自己醫院購買二手醫療器械的渠道:“我知道那個地方,俺一般進的血壓器啦,血糖機這一類的都是在他那進的,現在這些醫療器械管的很嚴,都是二手醫療器械經銷商在下面跑,盯著這一塊的,比如醫院的醫用監護儀、微量元素分析儀快淘汰了,經銷商一直盯著,就會去找主抓這一塊的副院長,一般是往下面賣的。”
這位醫生告訴記者,其實很多地方已經有了專門的二手醫療器械市場 ,但由于政府管理嚴格,交易只能暗箱操作。根據線索,記者來到了其中一個二手醫療器械市場——商丘新建路某醫療器械批發市場,剛開始詢問了幾家醫療器械商店,回答都是沒有。隨后,記者以朋友開醫院,急需一批醫療器械為由來詢問,便有多家店主回饋,什么醫療器械都有,價格便宜,但要本人和他聯系:“啥都有,比較便宜,(他就是開個小醫院,現在什么都沒有)啥都沒有,那他現在需要的東西多著呢,到時候我跟他說,指明啥東西,讓他給我打電話就行了。”
二手醫療器械利潤豐厚,入手時只有幾萬塊的器械,轉手就可以賣幾十萬。但質量卻無從保證,原鄭州金水總醫院院長周國平:“他可能出來的結果不準確。對病人的診療等各方面都有影響,老百姓吃虧,他賺錢。”
由此可見,二手醫療器械市場亟待整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