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的技術來源
加入時間:2013-08-07 11:05:19 當前新聞點擊率:3314
毋庸置疑,影像設備的數字化是未來發展的趨勢,數字化的優越之處不言而喻。1986年布魯塞爾召開的第15屆國際放射學會上,首次提出了數字化放射攝影(Digital Radiography,DR)的物理學概念及臨床應用報告。當時所謂的DR是指影像增強器式的數字化攝影。即由影像增強器、光電攝影管、CCD、監視器、A/D轉換器件組成。這種成像方式并非是直接的數字化。因此近幾年來有很多學者認為DR是所有數字化放射影像的統稱,把近幾年來發展起來的直接數字化放射攝影稱為DDR,但習慣上人們還是稱為DR。DR的利用和普及,提高了醫療質量,也節約了大量的衛生資源。其功能優勢是不言而喻的。一般而言,DR由于探測器技術的不同可分為三種平板探測器技術。
直接平板探測(非晶硒)技術(Direct Radiography Detector?DRD)。探測器成板狀,它把X線能量直接轉變成數字信號(電荷改變),用晶態硒涂覆于薄膜晶體管(TFT)陳列上,每個薄膜晶體管單元尺寸139 μm×139 μm,即每毫米內有7個點。在常用的1 417膠片面積內的單元數25 603 072,可滿足幾乎所有診斷要求。每個基本像素單元在控制電路的觸發下,像素儲存電荷按順序傳到外圍讀出電路,經14比特A/D轉換,直接輸出數字化信號。
間接轉換平板探測器(X線閃爍體+非晶硅二極管)技術(Flat Panel Detector?FPD)。所謂間接轉換是指X線先于CsI:T1(摻鉈的碘化銫)閃爍發光晶體(熒光屏)作用變成熒光,然后通過有源陳列檢測并輸出信號。有源陳列中對應于每一像素,有一非晶硅(a?Si)光敏二板管。非晶硅薄膜晶體管開關,通過電子線路將開關選通信號讀出,經14比特A/D轉換后形成數字化電信號。每個像素尺寸為143 μm×143 μm,在1 717膠片面積內單元數為31 203 120,與DRD有近似成像質量。
CCD轉換平板探測器(X線閃爍體+CCD二極管陳列)。它是利用幾百個性能一致的CCD攝像機整齊排列在同一平面上,其前方是一幅熒光屏(X線閃爍體),X線攝入熒光屏發出影像,每一CCD攝像機攝取一定范圍熒光影像并轉換成數字信號。由計算機處理將圖像拼接成完整圖像。在1 717面積內像素可達4 900萬個,空間分辨率可達3.5 LP/mm。
![]() (普朗醫療品牌產品——數字化X光機PLX8200)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