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DR的優勢及與CR的不同
加入時間:2013-08-07 11:10:56 當前新聞點擊率:3349
20世紀80年代計算機X線攝影(CR)問世,開創了X線攝影實現數字化的先河,由于CR技術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直接X線攝影數字化,人們利用現代飛速發展的晶體管制作技術和計算機技術開發研制了數字化放射攝影(DR),從而改變了傳統的用膠片記錄X線影像,屏/片成像。由此,這項技術被廣泛應用于醫學領域。進而,dr拍片x光機、數字化DR一類的拍片醫療設備開始不斷分布于醫院的放射科室。
高端醫療器械的入駐,提高了醫生的工作效率,但也很容易迷惑人么的視線。間接數字化CR和直接數字化DR技術不論影像轉換過程各自不同,但最終都是以數字方式輸出、成像記錄和儲存,但從真正直接數字化的意義上卻有很大的區別。
![]() (普朗醫療品牌產品——數字化X光機PLX8200)
第一,量子檢測效率(QDE)是表現數字化攝影系統性能的一個主要參數。QDE值高意味著該系統的X線轉換率高,即圖像的信息利用率高。CR的相對QDE值為25%左右,而DR的相對QDE值為50%~70%,高出CR的1倍以上。換言之,在相同的影像質量下,所用X 線劑量可減少一半。
第二,臨床應用范圍:CR的工作流程與傳統屏/片系統相仿,臨床檢查應用范圍一樣。由于IP板的便攜性強,它不僅在固定場所放射科應用,而且在病房、手術室、急癥室都可應用。這對醫院非常方便、適用。而DR是專機專用,加上DR平板脆弱,對環境要求高,只能在固定場所使用。另外,CR可與原有的X線機兼容使用,DR則不能。從工作效率上來講DR優于CR,因為免去了暗盒的傳送與放置,節省了勞動力,提高工作效率。
第三,DR它的誕生大大提高了圖像質量,減低了曝光劑量。有資料顯示,碘化艷非拼接數字板拍片系統的DQE(量子捕獲效能)高達60%以上(而傳統的拍片系統的DQE只有20%左右),對低對比度的觀察能力提高了45%,得到相同圖像質量的X線劑量節省達60%以上,胸片正位的拍片劑量只需1 mAs~3 mAs。圖像的動態范圍提高了10倍以上。DR也有多種數字圖像處理功能,經過不同方法的圖像處理,可以滿足各種不同的診斷需要。DR除了跟CR一樣能節 省人力、物力,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以外,由于成像環節較少等原因,DR本身工作效率就高,有資料表明,DR胸片系統的工作效率相當于2.6臺普通拍片機的效率,完成胸片正側位拍攝只需要2.18 min,而普通的設備要6.05 min,圖像從曝光到監視器上全屏顯示只需5 s;高DQE、低劑量和小余輝的特點可使DR用于心臟機做快速高效的信號采集;DR既能用于攝影又能用于透視;可為醫院聯網提供數字平臺。
上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