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醫療動態
>
血凝分析儀標本的準備和儲存對檢測結果的影響有哪些?
血凝分析儀標本的準備和儲存對檢測結果的影響有哪些?
加入時間:2013-11-01 14:26:14 當前新聞點擊率:2625
血凝分析儀在臨床上主要用來進行血栓和止血功能的檢測,常常被應用于血液病、糖尿病、高血脂血癥、心腦血管病、血凝儀心胸外科手術治療等領域的研究,診斷與治療方面。因而為保證檢測結果的高精準可靠性,在準備標本、儲存標本時就需要嚴格操守各項流程,以防不當操作影響結果。那么血凝分析儀標本的準備和儲存對檢測結果的影響有哪些?
現在就以普朗醫療自主研發的血凝分析儀PUN-2048B為例,為大家講述一下血凝分析儀標本的準備和儲存對檢測結果的影響有哪些,供大家參考:
(普朗醫療品牌——血凝分析儀PUN-2048B)
一、血凝分析儀標本的準備對結果的影響
1、抗凝劑及量的選擇
使用真空靜脈抽血管,抗凝劑為109mmol/L 枸櫞酸鈉 0.2ml,抽取靜脈血 1.8ml,抗凝血與血的比例為 1:9。抽血量無論是大于 1.8ml 還是小于 1.8ml,都將使儀器對 APTT、PT 的檢測結果延長。特別是在紅細胞比容 Hct 小于 20%或大于 55%時,抗凝劑與血液的比例須按公式進行調整:抗凝劑(ml)=(100%-Hct)×血液(ml)×0.00185。這就要求檢驗者在測定過程中時刻關注血常規 hct 的值,異常就要打電話根據換算結果叫護士重抽。
2、標本的采集
采集血標本前,要讓病人處于空腹和平靜狀態。情緒激動。劇烈運動和神經緊張都會引起血小板增多,血小板凝血和纖溶活性的增強。標本不能有凝塊,否則將使全自動血凝儀對 PT、APTT、TT 的檢測結果縮短,FIB 降低。采血時,止血帶不應扎得太緊或時間太長,因長時間結扎會使因子Ⅷ和組織纖溶酶源激活劑(t-PA)釋放和活化。標本如有溶血,將造成 PT、APTT 結果縮短,TT 延長。另外脂血和黃疸都影響儀器的檢測結果,此時最好在報告單上注明,以便臨床醫生參考。
二、血凝分析儀標本的儲存對結果的影響
標本檢測前必須塞緊蓋子,否則會有 CO2揮發,PH 增高,使 APTT、PT 延長。要及早分離血漿,最好在 2h 內分離出來,對于當前不能做的標本,可將血漿分離分裝在帶塞子的塑料管內,冷凍在-20℃的冰箱內,對需要存放較長時間的標本冰凍存于-80℃的冰箱內,冰凍的血漿融化時不能靜置于室溫中逐漸融化,這樣會有纖維蛋白遇冷沉淀蛋白析出,應放在 37℃水浴中輕輕搖動,使其迅速溶化。
本文由普朗醫療器械公司網編整理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