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凝分析儀分析下肢靜脈血栓的臨床表現
加入時間:2014-02-21 15:52:27 當前新聞點擊率:2564
血凝分析儀分析下肢靜脈血栓的臨床表現,如下所示:
1、淺靜脈的血栓形成(即:血栓性淺靜脈炎)多發生于四肢淺表靜脈(那些皮膚表現清晰可見的青紫色血管),如大隱靜脈、小隱靜脈等。本病易反復發作。
急性期時患肢局部疼痛、腫脹,沿受損靜脈可摸到一條有壓痛的條索狀物,皮溫高、紅腫。1~3周后靜脈炎癥逐漸消退,局部遺留有條索狀物及皮膚色素沉著,經久不退。
2、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
血栓可發生于下肢靜脈的任何部位,癥狀也會因血栓發生的部位不同而有輕有重。
![]() (普朗醫療品牌產品——血凝分析儀PUN-2048B)
當血栓只發生于小腿深靜脈時(周圍型),癥狀不明顯,表現為輕微小腿脹痛、腓腸肌輕壓痛、局部沉重感,因此易被忽視;當血栓從小腿向大腿繼續伸延時,小腿腫脹、疼痛日益明顯,腹股溝以下淺靜脈擴張、腫脹,股三角區(大腿內側靠近腹股溝約3M2的三角區)有明顯壓痛,并可摸到一條有壓痛的索狀物,此時就形成了髂股靜脈血栓(中央型),此時,可伴有發熱、乏力、心動過速,血白細胞增高等全身癥狀。如果血栓脫落,可造成肺栓塞,后果較嚴重。當發生肺栓塞時,會出現咳嗽、胸痛、呼吸困難,甚至發生紫紺、休克、猝死。若整個下肢深靜脈系統廣泛性血栓形成(混合型),不僅血栓造成靜脈阻塞,同時刺激動脈強烈痙攣,則下肢疼痛劇烈,整肢廣泛性明顯腫脹,皮膚緊張、發亮、呈紫褐色,有的可發生水皰,足背、脛后動脈搏動消失,可出現休克及肢體靜脈性壞疽(潰爛、壞死),此種特殊類型也稱為“股青腫”。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