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藥殘留檢測技術的發展
加入時間:2014-02-24 11:30:34 當前新聞點擊率:2516
農藥進入糧食會造成食物污染,危害人的健康,會出現內臟壞死、硬化、免疫功能下降和發育不良等癥狀。近幾年,農藥殘留及其污染物引起的農業環境及食品安全問題越來越嚴重,各國對農藥的施用都進行嚴格的管理,并對食品中農藥殘留容許量作了規定,因此食品中農藥殘留檢測技術成為醫療器械公司重要研究對象。
最初農藥殘留檢測技術僅限于化學法、比色法和生物測定法,檢測方法缺乏專一性,靈敏度也不高。20世紀60年代氣相色譜應用于農藥和藥物殘留分析,大大提高了農藥和藥物殘留量的檢測水平。20世紀80年代以來,高效液相色譜法開始廣泛應用于對熱不穩定和離子型農藥及其代謝物的分析。色譜法雖然定量準確、靈敏度高,但所 需要的設備昂貴,需要專業人員操作,且分析時間長,不利于現場監測。
近年來,講電化學生物傳感器應用于農藥殘留的監測已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相比傳統的高效液相、氣相色譜以及其他實驗室檢測方法,電化學生物傳感器具有檢測速度快、容易操作,價格低廉、靈敏度高等優點;并且經過微型化改造的、用生物傳感器制作的農藥殘留檢測儀容易攜帶,便于在戶外進行實地檢測。
![]() (普朗醫療品牌產品——PLS-96食品安全綜合檢測儀)
農藥殘留檢測儀根據國家標準方法—酶抑制法,檢測時間短,還可同時檢測多個樣品,相對于電化學生物傳感器,操作更簡單,價格更低廉,被廣大研究院、檢測中心、超市甚至是居民家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