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癥患者支架受封堵(血沉動態分析儀)
加入時間:2012-01-13 08:46:44 當前新聞點擊率:5329
患有尿毒癥的患者,在經過長期的血透治療后,突發胸背部劇烈撕裂樣疼痛,送往當地醫院,經血沉動態分析儀診斷為主動脈夾層,并伴隨有隨時破裂的可能,經醫院搶救,給予控制血壓、鎮靜、鎮痛治療后轉入血管外科進一步救治。 患者住院后血管外科團隊,在對患者的病情進行了詳細的評估后提出:患者主動脈夾層診斷明確,同時合并尿毒癥導致血壓極難控制至正常水平,夾層動脈瘤壁在高壓血流的沖擊下猶如即將決堤的大壩,病情危重需要立即手術,提示病人同時還伴有一種罕見的發育畸形,迷走右側鎖骨下動脈,該動脈主要參與右側上肢及腦部的供血,而其起始部位靠近主動脈夾層的破口,為了保證夾層的治療效果術中不可避免要對該動脈進行封堵,影響右側上肢及腦部血供,從而可能導致右側上肢缺血甚至壞死,及嚴重的腦梗塞。因此,手術風險非常大,手術中可能需要同時行右側上肢動脈搭橋手術挽救肢體避免腦梗塞。 治療組在進行了詳盡而迅速的術前準備后,盡快為病人進行了手術,手術采用了目前先進的微創支架人工血管封堵技術,經過1個小時的手術,成功利用支架人工血管封堵了夾層的破口恢復了主動脈正常血流,右側鎖骨下動脈同時被封堵,但是術中造影顯示其右側上肢血流,和腦部血流通過對側血供代償滿意,暫時無需行血管旁路手術避免了手術相關的創傷及風險。手術后患者恢復良好,胸痛癥狀消失,血壓也能通過口服藥物滿意的控制了,一周后順利出院。 據血管外科章希煒主任介紹,主動脈夾層的年自然發病率約1/10萬,今年來有逐漸增高的趨勢,發病原因主要為高血壓、血管發育異常等原因導致主動脈內膜破裂,高壓血流沖入血管中層之間并向遠側迅速撕裂。病人通常表現為胸背部的劇烈疼痛,是極為兇險的血管疾病,其早期死亡原因多為夾層動脈血腫向外破裂、急性心肌梗死或急性腎功能衰竭等晚期死亡原因常為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心、腦、腎、腸道等重要臟器嚴重供血不足。 據了解,迷走右鎖骨下動脈是一種主動脈先天發育異常,發病率為0.5%。主動脈夾層合并迷走右側鎖骨下動脈的病例非常罕見,國內報道僅幾十例,治療上不同于一般的主動脈夾層,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由“血沉動態分析儀生產廠家普朗醫療器械公司網編發表!,媒體間轉載請注明鏈接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