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血凝分析儀檢測凝血酶可預知靜脈血栓的發生
加入時間:2012-01-18 10:05:13 當前新聞點擊率:4985
普朗醫療器械公司1月18日訊 利用血凝分析儀檢測凝血酶,有助于預知靜脈血栓栓塞低復發危險,從而減少長期的抗凝治療。 出現VTE后,患者一般要接受3~6月抗凝治療,但停止抗凝治療后,最多達三分之一的患者會出現VTE復發,死亡率約為5%。為了篩出這部分人群,Hron等檢測凝血酶生成并評價該指標與VTE復發的相關性。 該前瞻性隊列研究共納入914例自發性VTE首發患者,在患者停止維生素K拮抗劑抗凝治療至少3個月后,對其進行平均47個月的隨訪。 隨訪表明,共有100例(11%)患者出現VTE復發,該人群凝血酶生成結果為419.5 nM,與之相比,未出現VTE復發者凝血酶生成較少(349.2 nM,P<0.001)。與凝血酶生成指標高于400 nM者相比,該指標介于300~400 nM之間者VTE復發危險顯著降低(RR=0.42,P<0.001),該指標低于300 nM者也類似(RR=0.37,P=0.001)。4年后,該指標低于400 nM者VTE復發可能性為6.5%,而高于400 nM者則為20%,兩者有顯著性差異(P<0.001);指標低于400 nM者占患者總數三分之二,與指標較高者相比,前者VTE復發危險顯著較低(RR=0.40,P<0.001)。 研究提示:檢測凝血酶生成可以鑒別出VTE復發低危患者。 點評 奧地利維也納大學Paul A.Kyrle教授指出,通過該方法如果能將VTE復發低危人群鑒別出來,將顯著減少抗凝治療量,從而也可降低隨之而來的各種危險。雖然該方法有利于預測VTE復發,并對臨床抗凝治療有指導作用,但仍未確定足以完全排除VTE復發的特定凝血酶生成指標。該方法如果與D-二聚體檢測聯用,可能會改善鑒別效果 上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