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凝分析儀提醒實驗室中應重視抗凝劑的使用
加入時間:2012-01-20 09:39:10 當前新聞點擊率:5824
普朗醫療器械公司1月20訊 隨著醫學檢驗技術的不斷進步,對標本的要求也隨之增高。在采集容器中預置抗凝劑成為處理標本的重要手段,而所用添加劑的種類及配比濃度直接影響檢驗結果的可靠性和準確性。結合國內國際的相關標準,我院專家用血凝分析儀對臨床實驗室使用抗凝劑的狀況進行了分析,希望有借鑒意義。 【摘要】抗凝劑的使用是實驗室全面質量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否使用抗凝劑、使用何種抗凝劑關系到實驗室檢查結果的準確性。本文概述了不同抗凝劑的使用范圍、對測定結果的影響,提出了抗凝劑使用應注意的問題和解決方法。 【關鍵詞】抗凝劑;實驗室技術和方法;全面質量管理 醫學實驗室檢查是疾病診治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其目的是通過對各種離體成分的檢測為臨床醫生提供全面、準確的機體狀態信息。血液檢驗又是實驗室檢查的重要方面。如何正確恰當地選用血液標本類別(血清、血漿或全血),如何準確規范地使用抗凝劑是實驗室全面質量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其目的是使待測的離體血液成分盡可能接近在體狀態,從而更準確地反映機體信息。因此,抗凝劑的使用關系到實驗室檢查結果的真實性與有效性。 過去曾首選血清來測定血液中某成分的細胞外濃度,現在則首選血漿用于部分實驗室檢查。2002年WHO文件 [1]《實驗室檢查中抗凝劑的使用》強調,使用抗凝劑能避免血液中待測成分的改變,血漿中的成分比血清能更好地反映患者的病理狀態。當前的實驗室檢查中,對抗凝劑的使用主要存在兩方面的問題,一是項目的檢測,把血清與血漿的檢測結果視為等同;二是忽視了不同抗凝劑對某些項目導致的檢測結果差異。筆者綜合WHO的相關文件以及實驗室檢查中使用抗凝劑的有關報道,提供新的觀念和使用原則,旨在為實驗室工作人員恰當選用抗凝劑、報告準確的檢測結果提供參考。 一、血清、血漿與全血的定義 血清、血漿與全血都是實驗室檢查可選用的血液標本類型,但是它們之間存在顯著的差異,不容忽視。血清是凝血完成后血液未經稀釋的細胞外成分[1]。血清是血液自然凝固后1-2h,血凝塊發生回縮析出的淡黃色透明液體[2]。血漿是血液加抗凝劑后離心所得的無細胞上清液。血漿的化學成分中,水分占90%~92%,蛋白質占6.5%-8.5%,低分子物質如代謝產物、某些激素等占2%。而全血是來自靜脈、動脈或毛細血管的血樣,和體內狀態相比,全血中的細胞與細胞外成分的濃度與特性保持相對不變。體外抗凝劑使全血成分在一定時間內保持相對穩定。 血清與血漿的區別在于前者缺乏纖維蛋白原和少量參與血凝的其他血漿蛋白質,但是又增添了少量血凝時由血小板釋放出來的物質[2]。血管被刺破后血小板和凝血因子被激活,凝血過程在不含凝血劑的采血管中繼續進行,必須加入體外抗凝劑才能阻止血液凝固,使用血漿可使待測成分接近在體狀態。因此,實驗室檢查中使用抗凝劑顯得十分重要。 二、血清、血漿與全血的適用范圍 血清、血漿與全血之間的差異主要是由凝血過程產生的,這決定了3種血液標本在實驗室檢查中不同的適用范圍。WHO文件[1] 《實驗室檢查中抗凝劑的使用》列舉了血標本317項指標,將血標本分為推薦、可用、限制性使用和不宜使用4類。推薦使用血漿56項,其中肝素抗凝血漿13項,乙二胺四乙酸(EDTA)抗凝血漿17項,檸檬酸鹽抗凝血漿26項;推薦使用全血47項,其中肝素抗凝全血7項,EDTA抗凝全血37項,檸檬酸鹽抗凝全血3項;推薦使用血清的項目僅有8項;尚有204項血清或血漿均可使用。 1.血清:WHO文件《實驗室檢查中抗凝劑的使用》中推薦使用血清檢測的項目有:血清蛋白電泳、脂蛋白電泳、甲狀腺素、三碘甲腺原氨酸、類風濕因子、曲菌抗原抗體、IgD和IgE。除以上推薦項目外,該文件指出尚有204個項目可用血清或血漿樣本檢測,其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和臨床意義,其中包括了大部分生化指標。病原微生物抗體檢測都是使用血清標本的,如肝炎病毒抗體、百日咳桿菌抗體、衣原體抗體、巨細胞病毒抗體、登革熱病毒抗體、EB病毒抗體、腮腺炎病毒抗體等。另外,一般將血清用于感染性疾病的血清學診斷,有些實驗技術必須用血清才行,如補體結合實驗、細菌凝集實驗。 2.血漿:血液凝固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涉及多方面的改變。凝血反應消耗了凝血因子,同時血小板又釋放出一些物質,這些成分都留在血清中并繼續發生變化,如凝血酶原變成凝血酶,并隨血清存放時間逐漸減少以至消失。因此,涉及凝血和抗凝的指標如凝血因子、凝血酶原時間,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纖維蛋白原、抗凝血酶Ⅲ、D-二聚體、纖維蛋白單體不能選擇血清標本檢測,必須選用檸檬酸鈉抗凝血漿(檸檬酸鹽:血液=1:9)進行檢測[3]。值得關注的是:很多可以使用血清的指標都可以用血漿來替代,因為人和動物體內并不存在血清,血液中所有的非細胞成分都存在于血漿中,血漿檢測更接近機體真實狀態。 3.全血:測定血液中的細胞成分則必須使用抗凝全血標本,如紅細胞計數、白細胞分類計數、血小板計數、Hb測定、ESR分析等。實驗室檢查中選擇抗凝全血的范圍比較確定,適宜使用肝素抗凝全血測定的項目有:碳酸氫鹽、血氣分析、鈣離子、HLA-ABC分型、鎂離子;適宜使用EDTA抗凝全血測定的項目有:載脂蛋白E基因分型、環孢菌素、血細胞計數、核酸分析、毛細血管葡萄糖、Hb、核酸PCR擴增;適宜使用檸檬酸抗凝全血測定的項目有:血小板功能、ESR。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