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分析儀對尿液質量的控制
加入時間:2012-01-20 09:49:41 當前新聞點擊率:4869
普朗醫療器械公司1月20訊 我們在用尿液分析儀對尿液檢測時會對尿液的質量特別關注。其數據直接影響臨床的診斷與治療。若有差錯甚至造成醫療事故。所以我們專家團隊對此作出幾點意見。 因此,質量是科室的生命。沒有結果的高質量就沒有實驗室存在的必要,不但不能幫助治療,而且是錯誤的導向。 質量是學科建設的根本。實驗室管理有很多方面,質量、特色、人力資源、信息等等各種各樣的管理手段。但是首要的是質量,學科建設的根本是質量,因此對檢驗科來說質量是非常重要的。現在講質量,若干年后進入分子生物學,蛋白質組學,代謝組學等高科技領域,仍然講質量。所以對我們來說永恒的話題就是質量。 全面質量管理體系實質強調的是過程控制。過程控制就是用系統學的理論分析實驗室操作實驗的全過程,找出影響實驗結果的環節與要素,用實驗室設計的質量程序文件,制定出特有的規則,對影響實驗結果的每一個環節都加以控制。達到保證結果的目的。 按照ISO15189的要求,要開展尿液質量管理,第一,分析前的尿液質量管理。分析前是非常重要的,不光是尿液檢查,所有的檢驗項目在國內外非常關注的熱點都是分析前質量控制,這是我們國家,包括國際上質量管理的薄弱環節。 記者:您在《ISO15189與分析前質量管理》一文中曾提到:2006年國際臨床化學雜志上發表的一篇文章分析了若干個醫院的實驗室出現結果的錯誤,最后得出結論如下:由于分析后導致的18.5-47%, 分析前產生的誤差占總誤差的46-68.2%,由于分析中期產生的誤差占總誤差的 <15%。具體到尿液分析,在分析前都有哪些步驟需要注意呢? 叢教授:尿液分析在分析前相對簡單,但做起來很容易被忽視。主要涉及兩點:一是標本的收集與運送,一是病人的準備。這兩個方面對實驗結果干擾的比較多。 標本的收集非常簡單,誰也不注意它。來了病人,給一張單子、一個瓶子、一個試管,就可以了。實際上在采集標本前,醫務人員應該與病人講清在采集標本時應注意什么,否則設備很高級,工作人員很認真,但是標本存在問題,同樣得不出準確的結果。 實驗室工作人員、醫生、護士必須對病人留尿進行指導、務必使尿道口保持清潔。隨機尿液標本的留取無特殊時間規定,但病人必須有足夠的尿量(30~50ml);晨尿指病人起床后第一次尿;收集“時段尿”時,應告知病人時間段的起點和終點,起始時先排空膀胱;三杯試驗留尿時間要分段明確,做好標記。送檢單上應注明留尿時間、送檢時間。 用留尿的時間與送檢時間可以估計標本保存的時間,保存超過一定的時間標本就會有細菌繁殖污染或尿液化學物質發生改變。北京進行ISO15189認可的時候,我發現有的醫院做的非常出色,嚴格到用LIS系統進行控制,病人留尿后馬上送到護士站,護士就刷barcode,標本采集的時間就已經記錄在實驗室的電腦中了。護士把標本送到實驗室,實驗室在接收標本時再刷一遍barcode。假如實驗室要求在兩個小時內將標本送到實驗室,送到時間在2小時內,那么實驗室便確認標本,進入實驗室檢測;如果送到時間在2小時外,LIS系統檢收標本,標本便無法進入實驗室進行檢測。 實際工作中,特別是住院患者尿標本2h之內送到實驗室是比較困難。其實保存的時間和溫度是有關的,標本放在冰箱中,可長時間保存;但是如果在夏天的室溫下,標本根本無法長時間保存。如果標本收集后2小時內無法完成分析,可在2-8℃冷藏,6小時內完成檢驗。如僅做尿沉渣檢查,可在尿標本中加適量防腐劑,大多使用400g/L的甲醛溶液,每升尿液加入5ml。應注意甲醛過量時可與尿素產生沉淀物,干擾顯微鏡檢查。這是我說的運送。但是,采集的標本越快送、越快檢越好,這是一種原則。 其次,標本容器必須要標記,標記內容包括:病人姓名、特定編碼(或住院病人的病區、床號)、標本收集時間。標簽應貼在容器上,不可貼在蓋上。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