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朗醫療:我國心臟病患者使用心臟起搏器現狀
加入時間:2012-02-09 09:12:39 當前新聞點擊率:4810
普朗醫療2月9日訊--隨著經濟的發展以及現代人們大都生活在快速的工作節奏中,人們承受的壓力也將越來越大。我國目前需要植入心臟起搏器的患者相對于歐美來說,所占的比例比較小,但是通過血液分析儀檢查分析顯示,我國心臟病患者也呈逐年增加的趨勢。造成這一情況的原因是:一方面,心臟起搏器大多進口,價格比較高昂,一般的家庭很難承擔的起;另一方面,國內醫療器械廠家生產該類產品比較少,質量等方面還亟待提高。 “我國每年植入心臟起搏器的人數只占整個應植入患者總數的一成,這一比例遠遠低于歐美等發達國家。室顫是一種能導致猝死的危險疾病,只有安裝心臟起搏器才能最大程度地預防病人猝死,而中國每年植入心臟起搏器的人數只占全球的1/500。”1月9日,在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心內科2012年首場健康日活動上,心內科主任羅義如是介紹。 “用不起”成阻礙
過去20年來,由于我國國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飲食結構發生巨大變化,對高脂肪、高蛋白和高熱量等三高食品的攝食已成為影響我國國民病種改變的主要因素之一。而長期攝入高脂肪食品則是誘發心臟病的一大因素。
據有關部門在我國幾個人口大省的農村和城市所做的抽樣調查結果推算,我國每年新增房顫病人或心衰病人約54萬人,其中至少有一小半人需要安裝心臟起搏器。但實際上前幾年我國平均每年只有2萬~3萬心臟病人安裝了心臟起搏器,為需要安裝起搏器人數總量的1/9。近年來,隨著國民收入的增加和經濟條件的改善,心臟起搏器的銷量已比前幾年翻了一番。據我國醫藥商業部門統計,2009年我國共計銷售心臟起搏器產品48992個,其中國產起搏器僅5000多只,進口產品仍占絕對統治地位。
我國心臟起搏器的安裝率如此低,據羅義介紹,一方面是經濟因素和醫療保險覆蓋不足所致。由于目前心臟起搏器多為進口產品,價格對絕大多數病人來說,相對貴了一些。更重要的原因是,病人缺乏醫學基本知識以及醫患之間缺乏信任。我國絕大多數心臟病人錯誤地認為,只要吃一些“胺碘酮”之類的藥物就可預防心臟病發作,而安裝一只起搏器對他們來說難以接受,也有一些心臟病人擔心起搏器會對身體有害而拒絕安裝。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心內科就經常遭遇心臟病人及其家屬拒絕安裝起搏器的事例。
羅義指出,心臟起搏器的主要適應癥為病態竇房結綜合征和房室傳導阻滯。大多數情況下,起搏器是為那些心率過慢而引起不適的人準備的。當心臟停跳3秒以上或心率經常低于40次,尤其是出現眼前發黑、突然暈倒癥狀的患者,應該植入起搏器。這是起搏器最主要和最初的治療范疇。同時,一些疾病可引發心跳驟停或致命性惡性室性心律失常(如快速室性心動過速、心室顫動),可以安裝具有除顫器功能的起搏器,恢復心臟有規律的跳動。除此之外,在某些心臟病綜合治療中(頸動脈竇高敏綜合征、血管迷走性暈厥、特發性Q—T延長綜合征、預防快速房性心律失常等),起搏器都是不可或缺甚至唯一的治療手段。
業內人士透露,在歐美發達國家,目前平均每個起搏器的價格在2000~2500美元之間(其中還包括植入手術費在內),而且許多歐洲福利國家如瑞典、英國、瑞士、丹麥、芬蘭、荷蘭、德國等植入起搏器可以報銷全部(或部分)費用,故在發達國家,基本上所有應該安裝起搏器的心臟病人都安裝了起搏器。
有關部門估計,目前國際市場年銷售各類起搏器產品達70萬個,而我國雖然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且每年有這么多病人死于心源性疾病,但實際安裝起搏器的人只有區區幾萬人,去年我國起搏器實際銷量僅為全球總銷量的1/14。
國內目前唯一生產心臟起搏器的醫療器械公司曾作過粗略統計,目前我國約有20萬人佩戴了心臟起搏器,這20萬人中有99%戴的是國外開發的起搏器,主要是由美國、德國研發的起搏器,即便如此,20萬人只占了中國需要戴起搏器人口的3%~5%,大部分沒佩戴的病患主要是受經濟因素的制約。據數據分析,中國對心臟起搏器的需求現在還在以每年15%的速率增長,到2020年,隨著中國老齡化的加速,那時候對心臟起搏器的需求量會更大。
對于心臟起搏器械的發展,目前國內市場還沒有完全開發出來,潛力非常大,按照國外病患植入產品的比例來看,中國每年對這一系列產品的需求應該是60萬個左右,而目前來說僅僅在2萬個左右。造成這么大差距的原因有3個方面,一是觀念落后,有很多人不了解產品,甚至不能正確理解產品的用途和作用;二是宣傳普及度不夠,尤其是在偏遠農村;三是受到經濟的制約,很多人沒有足夠的家庭經濟支持。
文章來源--普朗醫療器械網網編發表,轉載請注明出處。 上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