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能治好嗎?經血液分析儀檢測 白血病配型成功率達八成
加入時間:2012-02-10 09:43:41 當前新聞點擊率:5441
白血病是造血系統的惡性疾病,是我國十大高發惡性腫瘤之一,通過血液細胞分析儀研究顯示,白血病是由于血液中白細胞變異,導致大量增殖而引起的。那么,白血病能治好嗎? 白血病能治好嗎?對于早期白血病患者,主要取決于是否及時采取了恰當的治療手段。早期白血病主張多種方法綜合治療,其中以化療為主,可合并中藥治療以減毒增效;對于中晚期白血病患者,主要取決于治療方法是否得當及病人的身體狀況。中晚期白血病常用的治療方法有化療、骨髓移植、生物調節劑治療及中醫藥治療。骨髓移植是中晚期白血病最為有效的治療方法,50%左右的患者接受骨髓移植后可長期生存,但其亦存在著價格昂貴、骨髓源少的缺點。化療亦是白血病中晚期的重要治療方法,能有效緩解癥狀,延長生存期,并且,化療亦是骨髓移植前的必要步驟和措施。 另外,由醫療器械廠家生產的“白介素Ⅱ”,“DC-CIK細胞”等生物制劑對白血病有一定療效,G-CSF、GM-CSF等用于化療后骨髓抑制病人,或配合化療,可明顯縮短骨髓和血象的抑制,增加緩解率并減少并發癥的發生。鑒于化療、生物治療對人體的毒副作用,在中晚期白血病的治療中配合中醫藥治療亦尤為重要,可以起到增效減毒的作用。對于疾病晚期白血病廣泛浸潤,身體機能弱,已經難以耐受化療的中晚期白血病患者,可用中醫藥進行保守治療,雖然短期效果不如化療明顯,但遠期效果好,在改善生存質量,延長生存期方面有明顯的作用。 白血病可通過造血干細胞移植來幫助根治,不過在進行移植前,HLA(人類白細胞抗原)配型又是一個關鍵環節。日前,蘇大附一院HLA配型實驗室獲得了國際最權威的美國組織相容性和免疫遺傳學會(簡稱ASHI)的認證,成為了大陸首家獲得此項資質的機構。這樣一來,中華骨髓庫和世界范圍骨髓庫的資料數據就能“無障礙”互通共享,為患者擴大配型搜索范圍,節省時間和成本。 儀式當天,該實驗室還完成了中華骨髓庫HLA高分辨確認實驗室、衛生部三類技術“基因芯片診斷技術”準入實驗室、蘇州市腫瘤基因檢測和基因診斷重點實驗室的掛牌。其中,通過體外診斷試劑檢查研究高分辨確認技術還能在移植前把受者排異率降到最低,目前白血病配型成功率已提升至80%。 親臨現場為實驗室掛牌的中國工程院院士、中華骨髓庫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陸道培表示,只有做好HLA配型,白血病人造血干細胞移植才可能成功。而只有在國際上獲得ASHI認證,HLA配型實驗室才最具權威性,出具的臨床報告單才能得到國際同行的認可。 蘇大附一院HLA配型實驗室獲得ASHI認證,究竟能給患者帶來哪些好處?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管理中心主任洪俊玲介紹道,目前,中華骨髓庫里約有145萬份庫容資料,是全球最大的華人骨髓庫。“現在,我國的白血病人如需造血干細胞移植,不僅能在這145萬份數據中進行搜索,還可面對世界范圍的2000萬份數據來嘗試配型;國外白血病人如有需要,也能直接面向我們中華骨髓庫來搜索了。也就是說,提供的骨髓移植配型范圍會更廣闊。” 眾所周知,人類紅細胞的配型在A、B、O、AB區別上還有進一步的RH陰陽性之分,而人類白細胞抗原HLA的配型比紅細胞還要復雜得多。據介紹,國內HLA分型數據多數是低分辨的,不能確保供者和患者的HLA真正匹配,有的患者往往只能在部分匹配的情況下就進行骨髓移植,導致術后出現嚴重的排斥反應,要靠大量藥物才能維持生命。輕度排異的受者會產生腹瀉等不適感,嚴重的還會感染敗血癥繼而死亡。 而蘇大附一院HLA配型實驗室依靠先進的基因測序儀實現了“高分入庫”,目前可為患者和供體的10個位點基因序列進行對比分析(以前只能分析6個位點),相當于從原先的小數點后2位精確到了小數點后4—6位,更精準掌握二者相合程度。中國工程院院士、江蘇省血液研究所所長阮長耿介紹,“國內平均配型成功率為70%,我們把受者排異率降到最低后,配型成功率能達到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