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器械2011斬獲開門紅 未來三大傳統市場占主導
加入時間:2012-02-24 11:29:00 當前新聞點擊率:4855
在已經過去的2011年,是“十二五”醫療器械規劃的開局之年。在這一年中,我國醫療器械市場發展可謂是取得了開門紅。醫療器械進出口貿易發展勢頭持續向好,并且醫療器械進出口貿易不平衡的狀況有所改善。 其中,全年進出口總額達265.98億美元,同比增長54.43%;出口額為157.11億美元,同比增長53.62%,進口額為108.87億美元,同比增長55.62%,出口額和進口額均創新高,累計貿易順差額達48.24億美元,同比增49.29%。 保健康復用品進口激增 從進口產品結構來看,2011年,在我國進口的五大類醫療器械產品中,進口額排名第一的診斷與治療設備,其進口額為82.29億美元,在2011年我國醫療器械進口總額中占比高達75.59%;保健康復用品的進口額雖然排名第三,但其進口額增速卻高達617.74%(見表1)。 從具體產品看,2011年,進口額超過1億美元的產品主要有“彩色超聲波診斷儀”、“C型臂X射線斷層檢查儀”、“導管、插管類產品”、“核磁共振裝置”、“內窺鏡”、“醫用直線加速器”、“X射線管”、“血液分析儀”、“人造關節”和“注射器”。其中,“彩色超聲波診斷儀”和“X射線斷層檢查儀”進口額較高,分別為7.25億美元和6.88億美元,“醫用直線加速器”進口增速較快,為43.68%(見表2)。 目前,我國醫療器械進口仍以高端產品為主,這些產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都比較高,不易研發制造,國內產品與進口產品在安全性和有效性上仍存在一定差距。 三大傳統市場占絕對份額 從進口地域看,2011年,我國醫療器械產品主要進口地域為歐洲、北美洲和亞洲,相關進口額分別為42.31億美元、33.95億美元和28.99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55%、52.11%和59.86%,在同期我國醫療器械進口額中占比分別為38.86%、31.18%和26.63%,合計達96.67%。 從進口國家和地區看,2011年,我國共從102個國家及地區進口醫療器械產品,對進口額排在前十位的國家及地區,相關進口額合計為90.64億美元,占比達83.27%。其中,2011年我國對排在前三位的美國、德國和日本這三大傳統市場的醫療器械進口額持續增長,分別為33.29億美元、19.11億美元和17.84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了52.55%、53.29%和69.53%,占比分別為30.58%、17.55%和16.39%(見表3)。此外,我國對瑞士、馬來西亞和芬蘭等國家進口增長顯著,相關進口額同比分別增長了102.02%、122.59%和105.59%。 進口企業數量增長顯著 2011年,我國從事醫療器械產品進口業務的企業共有11902家,同比增長了52.39%。其中,外資企業5348家,相關進口額為41.79億美元,占比為38.39%;民營企業5257家,相關進口額為35.80億美元,占比為32.88%;國有企業1297家,相關進口額為30.70億美元,占比為28.2%。從進口額占比情況看,三者相差不大。在進口額排名前十位的企業中,民營企業有1家,外資企業有4家,國有企業有5家。這十家企業的醫療器械進口額均超過1億美元。其中,醫療用品技術服務(上海)有限公司和強生(上海)醫療器材有限公司的醫療器械進口額均超過了1.5億美元(見表4)。 進口地區集中度較高 從進口省(區、市)看,2011年,我國共有31個省(區、市)進口了醫療器械產品,進口額排在前四位的上海、北京、廣東和江蘇,其進口企業均超過1600家,相關進口額分別為39.15億美元、27.43億美元、10.88億美元和7.41億美元,占比分別為35.96%、25.2%、9.99%和6.81%。進口額排在前十位的省(區、市),其醫療器械進口額占比合計高達90.22%,體現了進口地區集中度較高的特點。 展望 2012年,隨著我國推出鼓勵進口的政策措施,以及加強對新醫療技術、產品設計開發和生產制造的資金投入,預計我國醫療器械進出口貿易將保持強勁增長速度,全年進出口額有望突破300億美元。 在世界經濟格局繼續發生深刻復雜變化、世界性資源緊缺的情況下,國內外人工成本和原材料價格均呈現上漲勢頭,一些科技含量不高、附加值較低、主要依靠出口退稅為利潤的醫療器械產品將面臨巨大的競爭壓力,而以這些產品作為支撐的企業可能面臨資金難以周轉、員工流失和生產活動中斷等問題,從而可能無法及時向國外客戶交貨,造成惡性循環。而那些以技術含量高、使用方便、更加安全有效的醫療器械新產品為支撐的企業則具有較強的生命力。此外,近期匯率變化很大,人民幣持續升值,這對那些依賴匯率差價、利潤空間較小的國內醫療器械企業而言,無疑可能帶來更大的損失。 綜上所述,在新形勢下,我國醫療器械進出口貿易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因此,我國企業應狠抓技術、自主創新,憑借自身的技術優勢逐步進入中高附加值產品市場。同時,我國企業應作好市場定位,利用好自身的產品價格競爭以及地理位置優勢,積極開拓亞洲鄰國(如印度、俄羅斯、阿拉伯,以及東盟國家)市場,與這些國家的醫療機構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在新興市場上占得先機。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