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將帶動江蘇醫療器械行業大發展
加入時間:2012-02-27 09:03:42 當前新聞點擊率:4646
作為我國東都發達省份的江蘇,在十二五醫療器械規劃中將起到領頭羊的工作。然而在走訪多家醫療器械公司后得知,雖然說我國十二五醫療器械規劃將大力發展醫療器械行業,但是我們目前很多的醫療器械公司還都是在生產傳統醫療器械,往往已經不能夠滿足目前醫療的需求,那么創新自然就成了未來企業發展的動力。 科技企業,創新創業舞臺“唱主角” 江蘇某醫療器械有限責任公司,專門開發“又小又亮”的腹腔內窺鏡LED光源,成為全球能生產此類產品的兩家企業之一;在國內首家生產出酷似iphone的微波段RFID,誓做醫療行業的“蘋果”。 江蘇的經濟轉型升級已進入加速期,各地紛紛拿出實招促進醫療器械創新資源加快向企業集中、創新人才加快向企業集聚、創新政策加快向企業集成,創新型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加速成長,進一步夯實和強化了企業技術創新的主體地位。一批擁有核心技術和自主品牌、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領軍企業脫穎而出,正在向世界級企業邁進。 省科技廳負責人介紹說,江蘇依托行業龍頭企業,先后建成了江蘇(沙鋼)鋼鐵研究院、無錫尚德光伏研究院和聯創軟件研究院等一批重大創新載體,鼓勵企業從一般產品應用開發走向自主創新,目前,江蘇70%以上本土大中型工業企業建有研發機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數量居全國省份第一。 新興產業,鑄造江蘇未來“增長極” 在位于無錫高新區的江蘇物聯網研究發展中心,記者饒有興致地體驗智能“人臉識別系統”,只見屏幕上閃動的記者頭像不斷被計算機“研讀”,并給出各種相關信息。中心副主任王匯聯介紹說:“目前,這樣的物聯網技術已廣泛應用于銀行、社會福利保障、電子商務、安全防務等領域。” 太湖之濱,新興的物聯網產業發展風生水起。江蘇物聯網研究發展中心總投資5億元、由中科院14家院所合作共建,已順利運行。同時,全國首個物聯網大學科技園吸引了10所重點高校入駐。眼下,聚集在傳感網國際創新園的近百家企業,呈現一派繁忙景象。 “瞄準前沿科技開發新興產業,是蘇南在參與全球產業分工的基礎上,向融入全球研發分工的高起點上提升。”昆山市工業技術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吳藝明說,在引進北大小核酸技術專家梁子才創辦的蘇州瑞博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后,又成立了小核酸生物技術研究所,現已在昆山建立了我國第一個以小核酸為主的生物醫藥產業創新基地,以至于業界流傳“搞核酸,到昆山”。 5年前,蘇州工業園區抓住中科院在全國布設研究機構的機遇,與中科院和江蘇省、蘇州市政府合資創建了中科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并以此帶動園區建立了納米技術國際創新園和納米技術產業化基地。如今,園區已集聚了160多家納米企業和5500名專業人才,形成了微納制造、納米節能環保和納米生物醫藥三大優勢產業,去年納米產值預計超過60億元。 “大力開拓以先進技術引領產業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是蘇南尋求新一輪發展優勢,又好又快推進"兩個率先"的必然選擇。”羅志軍說,經歷鄉鎮企業和開放型經濟的大發展,蘇南已成為全球重要的制造業基地,同時也面臨著資源緊缺、勞動力成本上升等要素制約的挑戰。突破這一發展瓶頸,最根本的是發展先進生產力,著力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強化市場規模優勢和技術領先優勢,搶占產業發展制高點。 根據醫療器械網消息稱,目前,江蘇省委、省政府已經做好相關的部署工作,蘇南各地將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拓展創新型經濟的重要路徑,及早謀劃布局,贏得發展先機。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