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機的使用缺少專業人員 醫療事故頻發
加入時間:2012-02-27 10:16:10 當前新聞點擊率:5495
呼吸機已經成為了醫院呼吸科不可缺少的醫療器械,然而,我國一些醫院卻屢次出現一些因為醫生不會操作呼吸機而導致病人死亡的醫療事故。這讓我們開始關注呼吸機的使用。然而,在這方面,我們卻缺少這樣的專業人才。 呼吸機沒人會“玩” 呼吸治療專業進入大陸高校,SARS“功不可沒”。 2003年全國上下一致抗擊非典,連縣區級醫院都配備了呼吸機。國內庫存呼吸機銷售一空。機器到位了,卻沒人會用。因專業人員缺操作難度大,“禍起”呼吸機的醫療事故層出不窮。 《2011中國醫療行業年度報告藍皮書》顯示:醫療器械不良事件中,60%~70%由“使用錯誤”和“操作失誤”造成。首都醫科大學北京宣武醫院博士生導師嚴漢民教授認為,“使用錯誤”的醫療器械中,呼吸機占比例最大。 2005年1月7日,西安雁塔區法院開庭審理的一起醫患糾紛引起全國媒體關注。西安交大第一醫院使用呼吸機接連出現失誤,導致3名病人慘死。其中17歲少年林強氣管被切開準備手術時,主治醫師因不能將氣管套管和呼吸機連接口有效對接,林強搶救無效死亡。 陜西省著名呼吸科專家李煥章參與了林強醫療事故的鑒定,他認為交大呼吸機事件不是孤例,“全國都普遍存在。” 見諸報端的類似事故不時刺激著人們的神經:四川都江堰人民醫院因呼吸機使用不當,患者被生生憋死。22歲女孩張榮華被送往盤錦市第二人民醫院搶救,因當班醫生和護士不會使用呼吸機,不治而亡。 事故頻發,急需專業操作人員。然而專業操作人員卻培養乏術。 現有呼吸機操作者多數不專業 連日來,醫療器械網走訪我省多家醫院得知,目前臨床呼吸治療師的培養路徑,多是采取“走出去”、“請進來”以及“傳幫帶”等辦法。 去年年底,河南中醫一附院舉辦的為期四天的“呼吸治療培訓班”,當時來自各醫院急診科、重癥醫學科、CCU、手術室、PICU、RICU、呼吸科的58名學員參與了培訓。 湖南省人民醫院于2006年11月與加拿大湯姆遜大學簽訂了《聯合培養呼吸治療師協議》。自2007年起,每年舉辦一期呼吸治療師培訓班。迄今共有108名學員獲得了湯姆遜大學頒發的《呼吸治療師培訓結業證書》。 2月17日,鄭大一附院重癥醫學科(ICU)主任、孫榮青教授告訴記者:臨床缺“專業呼吸治療師”屬全國共性問題。呼吸治療專業準確來說,是一個介于醫生和護士之間的中間學科,屬于醫學技術。“呼吸機有很多使用模式和幾十項參數,到底選擇什么樣的模式設置什么樣的參數?這需要對呼吸機的物理特性和病人病情和變化有充分了解和時時關注。操作中不能有一點差錯,用得好了能救命,用不好能要命。” 我省一家曾出現過危險事故的醫院護士長告訴記者,她所在醫院有各種類型和檔次的呼吸機共9臺,分布在各個病區。這些各有特點,操作和安裝各有不同的呼吸機給臨床使用帶來了不少困擾,機器推至病人床邊后才發現不能使用的“危機時刻”時常出現。醫護人員對儀器的狀態、錯誤信息缺乏必要的應對能力。 河南一家專業呼吸機代理商告訴記者,他們去醫院培訓時發現,大部分醫護人員對呼吸機一無所知。而在國外,使用有創呼吸機,要求有上崗證,對醫護人員作并發癥處理、氣道護理等工作都有很高要求。 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護理學院院長倪居說:培養一個能獨當一面的呼吸治療師至少需要3年時間,短訓班出爐的只能是“機械手”而不會是“治療師”。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