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定蛋白檢測的臨床應用
加入時間:2019-05-07 13:24:46 當前新聞點擊率:2143
特定蛋白也稱特種蛋白,在人體血清中含有許多蛋白質,它們來源于組織細胞,是血清中含有的功能蛋白,執行者各種功能,很多疾病都可以引起血清蛋白質的變化。蛋白質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可以采用抗原—抗體反應對具有某一特定抗原性的蛋白質進行測定,故又稱特定蛋白檢測。下面醫療器械生產廠家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特定蛋白檢測的臨床應用有哪些。
![]() 2. 風濕及類風濕系列:抗鏈球菌溶血素(ASO)、類風濕因子(RF)、C-反應蛋白(CRP) RF是抗變性IgG的抗體,常見于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血清和滑膜液中,其定量測定是判斷患者免疫應答和觀察療效的一個重要指標。CRP對類風濕炎癥反應具有輔助的診斷作用。ASO可用于風濕熱和風濕性關節炎的鑒別診斷。 3. 尿微量蛋白系列:尿微量蛋白(MA)、尿轉鐵蛋白(TRU)、尿免疫球蛋白(IgU)、α1-微球蛋白(A1M)、β2-微球蛋白(β2-MG) 腎小球性蛋白尿是由于腎小球濾膜通透性增加或(和)濾膜上負電荷減少所至。如果尿蛋白排出增多,但低分子量蛋白為主,如MA、TRU等,稱為選擇性蛋白尿;若高分子量的蛋白排出增多,如Ig等,稱為非選擇性蛋白尿,后者表示病變嚴重。腎小球性蛋白尿可見于腎小球腎炎、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腫瘤等。腎小管性蛋白尿系腎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礙所致,主要是小分子蛋白排泄增高,如β2-MG、A1M。可見于腎孟腎炎、失鉀性腎病、腎血管性疾病及重金屬中毒等。 4. 急性炎癥蛋白:C-反應蛋白(CRP) 在炎癥和組織壞死時,血漿某些蛋白會出現特征性變化,稱為急性炎癥時相反應。其中CRP為敏感,在炎癥發生的初2小時內含量就會增加。血漿中CRP濃度在急性心肌梗死、創傷、感染、炎癥、外科手術、腫癌浸潤時迅速顯著地增高,可達正常水平的2000倍。結合臨床病史,有助于隨訪病程。特別在炎癥過程中,CRP可作為風濕病、系統性紅斑狼瘡、白血病等的隨訪指標。此外還可作為細菌和病毒感染鑒別,細菌感染急性期一般均增高,病毒感染多數不變。 5. 多發性骨髓瘤檢測:κ-輕鏈(KAP)、λ-輕鏈(LAM) 游離輕鏈分為KAP型和LAM型兩類,與骨髓瘤的關系密切,約20%的骨髓瘤患者只分泌游離輕鏈,約50%的骨髓瘤患者既分泌免疫球蛋白,又分泌游離輕鏈,而前者預后較差。在預后方面,以LAM增加為主的類型,要比KAP增加為主的類型要差。在腎功能正常的情況下,游離輕鏈的定量對骨髓瘤的診斷、分期及預后判斷均有參考價值。 6. 營養狀況檢測: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轉鐵蛋白(TRF) 患者的營養狀況可極大地影響預后和住院期限。對患者的營養狀態,可以用ALB濃度來評價,但是由于其含量高,半壽期長(20天),用于營養狀態監測的靈敏度偏低;但PAB(半衰期為2天),TRF(半衰期為8天),在營養不良情況下,二者也都能快速表現出含量的下降。目前,臨床普遍聯合使用ALB、PAB及TRF三項指標,用于營養狀況的評價和治療效果的監測,保證結果更加靈敏準確。另外,PAB在肝臟合成,半壽期短,又可作為早期肝功能損傷的指標。 7. 神經系統疾病檢測:腦脊液(CSF)中IgG、IgA、IgM、微量白蛋白、總蛋白 對血腦屏障完整性的評價以及對椎管內炎性病變的診斷,均需依賴腦脊液(CSF)的檢查。腦脊液白蛋白、IgG 水平升高見于多發性硬化癥、病毒性腦膜炎和腦炎、細菌性腦膜炎、腦膿腫、大腦硬膜外膿腫、血栓性靜脈炎、急性出血性腦炎、亞急性硬化性全腦炎、流行性腮腺炎、神經梅毒、錐蟲病和視神經炎等疾病。 8. 血液病檢測:轉鐵蛋白(TRF) TRF可用于缺鐵性貧血和溶血性貧血的鑒別診斷,影響鐵代謝或造血的因素都可間接地影響轉鐵蛋白的水平。 9.過敏性疾病檢測:IgE 全世界約20%的人患有過敏,80%的兒童哮喘由于過敏因素引起。過敏性疾病時病人血清中的總IgE含量增高,可作為過敏性疾病的有效過篩試驗。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