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應該具備哪些基礎功能
加入時間:2019-05-29 08:41:37 當前新聞點擊率:2255
影像檢查已經成為當今輔助診斷的常用方法,其中DR則成為使用廣、效率高、成本較低的普放檢查手段之一,DR已經成為放射科常用的醫療設備。隨著影像技術的快速發展,如今判定一個合規的DR,已經不再是簡單的拍片功能,而且包含了透視、胃腸造影等多種復合功能。動態DR必須包括:高清拍片、大幅面透視、高清點片、視頻保存回放、可視化造影、自動曝光控制、全身拼接功能等七大功能。
在進行胃腸道鋇餐檢查和鋇劑灌腸時就必須應用透視,它除了觀察胃腸道形態外,還可觀察器官的活動,如:胃腸道的蠕動與排空。在手術室有時也會用到它,如:術中定位,以及骨折、脫位病人的復位等。這種情況下的透視需要設備具有視頻保存的功能,防止造影劑的流速過快還沒來的及觀察就已經錯過,動態DR可以通過視頻保存功能保存視頻,經過視頻回放去觀察胃腸道的形態及器官的蠕動,可避免病人多次重復透視吃射線,又方便醫生的診斷。 5、可視化造影功能 X射線造影檢查有注射對比劑的泌尿系造影,包括:順行性靜脈腎盂造影、逆行性靜脈腎盂造影、膀胱造影、尿道造影;生殖道的造影,可對結核、腫瘤、畸形、外傷做出判斷;還可以利用造影對膽系、泌尿系的結石進行判斷。此外,還可以通過鋇劑,對消化道進行造影,可以對異物(魚刺、雞鴨骨頭)、靜脈曲張、潰瘍、結核、腫瘤、畸形做出判斷。察看周圍組織之間的關系。這類造景檢查需要在可視化條件下對造影劑的流速、均勻程度、造影部位組織器官的充盈程度進行觀察,需要設備成像幅面大,點片清晰。一般胃腸機不能很好的滿足此類需求,透視幅面小只有7/9/11英寸,根本不能連續觀看造影劑的流向,同時有點片功能的胃腸機像素只有100-400萬只相當于CR拍片像素,達不到準確診斷的要求;組合型的胃腸機也能夠實現900萬像素的點片影像輸出,但是有一個非常核心的問題,那就是成像時間長不能即時點片。可以想象一下,一個患者在做腎盂造影,在可視化條件下觀察到腎臟某處有疑似病灶,此時進行點片。如果是組合式胃腸機進行點片,需要通過電機將平板探測器傳送至指定位置,這個過程需要2-8S的時間,很容易錯過病灶部位;而如果是使用的設備能夠在可視化條件下毫秒級時間內進行動靜態影像切換,實時點片,就能夠很好地把握到影像的瞬間,避免漏診誤診。 6、自動曝光控制功能(AEC) 醫院放射科病人多,拍片量大尤其是高等級醫院,而普通醫院尤其是民營醫院一般缺乏放射科醫生面對大量病人經常因拍不出優質片而苦惱,但是如果拍片設備具有AEC功能,那么只需擺完體位后,按預設值曝光即可完成;無論拍片技師的水平如何、對設備是否熟悉,都能輕松實現一次拍攝,90%以上的甲片率。 7、全身拼接功能 全身拼接功能是在全景影像拍攝的情況下,拍攝各個部位的影像,得到的圖像終合成一幅全景圖像。此功能操作簡單、可自動或手動拼接,畸變率低,圖像均一無拼接痕跡等特點,尤其適用于全脊柱和全下肢攝影,輔助脊柱畸形矯形治療、康復檢查,為臨床提供準度圖像。全身拼接功能是現在醫院尤其是高等級醫院特別看重的DR功能之一。醫學影像檢查朝著清晰、便捷、高效等方向發展,DR也朝著更多復合功能發展,只有滿足這七大基本功能,才能算名副其實的動態DR。 目前國內外DR廠家由于技術壁壘、價格成本等因素,紛紛縮減DR的基本功能,因此才造成目前DR市場上絕大多數DR基本功能不全。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準確診斷對于檢查設備的要求提升,勢必影響未來DR的發展也必將完善其基本功能,滿足這七大基本功能,真正實現DR功能標準化。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