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創呼吸機那些常見的誤區
加入時間:2019-11-21 09:20:22 當前新聞點擊率:2006
無創呼吸機治療目前廣泛應用于臨床,成為治療呼吸衰竭,尤其是早期的急性呼吸衰竭和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重要手段。然而,在無創呼吸機臨床使用中,往往會出現患者不耐受、CO2吹不下來、效果差等問題。不注意這些誤區,不但取不到治療效果,反而還有可能會加速病情惡化。
所以,今時醫療器械小編就為大家介紹無創呼吸機那些常見的誤區。 ![]() 漏氣會引起患者頭面部不適,造成口鼻干燥,也容易引起胃腸脹氣,大量漏氣會使呼吸機性能明顯下降,稀釋導入的氧濃度,導致氧飽和度下降。并且漏氣將導致氣路壓力的下降,干擾氣路基礎氣流量,延長同步時間,特別是對壓力觸發影響極大,造成觸發遲鈍甚至不同步,這一結果不能促進患者CO2的排出。因此,控制漏氣對無創通氣療效至關重要,除了排氣閥正常漏氣外,其他漏氣應該盡可能避免或減少, 2、使用呼吸機時,給低流速氧。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應使用低流量吸氧以避免引起呼吸功能障礙,導致缺氧,使得二氧化碳增加、堆積、潴留,影響細胞正常代謝和氣體交換,從而導致二氧化碳潴留,出現一系列臨床表現。但僅僅適合于通氣不足或存在通氣不足風險的患者,只有通氣不足的患者,吸高流量氧才會引起或加重二氧化碳潴留。其他患者使用無創呼吸機時,面罩內壓力整體升高。這時提供低流速氧,會因供氧氣端壓力低于面罩內,氧氣無法進入面罩。另外,由于面罩內氣流量很大,進入的氧氣還會被嚴重稀釋。 ![]() 很多患者或患者家屬認為無創呼吸機白天使用即可,晚上應該要讓病人好好休息。其實,患者夜間入睡后,于呼吸中樞受到抑制,呼吸代謝問題會更加嚴重,尤其是合并二氧化碳潴留的病人或阻塞性夜間低通氣呼吸暫停綜合征。因此呼吸病患者夜間更應該使用無創呼吸機治療。 4. 使用氧飽和度判斷通氣情況。 氧飽和度只反應氧合情況,但不能判斷通氣狀況,通常給氧就能糾正氧飽和度,但在通氣不足時,就會掩蓋通氣不足,加重二氧化碳儲留,因此判斷通氣效果,應該是治療后1h到2h可判斷是否起到輔助通氣的作用。判斷標準:(1)氣促改善、輔助呼吸肌運動減輕和反常呼吸消失、呼吸頻率減慢、血氧飽和度增加及心率改善等;(2)血氣標準:PaCO、pH值和PaO2改善。 5、先開機,后帶面罩。 很多操作者給患者上無創呼吸機,往往是先開機送氣后再給患者帶上面罩,但是,開機空吹,會使機器計算的呼吸基線嚴重飄移,當患者帶上呼吸機時,短時間內會因基線偏移太大,造成嚴重不同步,導致呼吸機的漏氣補償量過大,遠超實際漏氣量,使患者感到氣流很大、很沖,不能耐受。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