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醫(yī)療動態(tài)
>
胸片DR如何助力COVID-19交叉感染
胸片DR如何助力COVID-19交叉感染
加入時間:2020-04-03 11:28:50 當前新聞點擊率:1826
COVID-19的主要傳播途徑為飛沫傳播和接觸性傳播,氣溶膠和消化道等傳播途徑尚未明確。為防止交叉感染,科室設立相對獨立的檢查區(qū)域,供發(fā)熱、感染人群專用胸片DR攝影設備和CT設備。按照院內感染控制要求明確劃分污染區(qū)、半污染區(qū)和清潔區(qū)。并設立發(fā)熱患者專用放射檢查通道,對發(fā)熱門診及病房疑似和確診患者進行分批次、分時段集中檢查,減少院內交叉感染的風險。
![]() 一體化崗位人員:胸片DR、CT操作技師和擺位護士按二級預防做好個人防護 。 檢查室臨床操作人員:為疑似或確診患者實施產生氣溶膠操作者,如吸痰、呼吸道采樣、氣管插管和氣管切開等有可能發(fā)生患者呼吸道分泌物、體內物質的噴射或飛濺的工作時按三級預防做好個人防護。 患者到影像科進行胸片DR、CT檢查的過程中的主要傳播為與患者溝通時易發(fā)生的飛沫傳播和患者接觸醫(yī)用設備時發(fā)生的接觸性傳播,只要阻斷這兩個傳播途徑就會預防或阻斷病毒在影像科的傳播。 在污染區(qū)內: 工作人員主要作三級防護著裝,一患一手衛(wèi)生消毒(因接觸到患者申請單),與患者溝通時保持1m的距離,一患一換一次性床單。如被檢者胸片DR檢查結果呈陽性,需要對檢查設備進行紫外線消毒1h,地表進行擦拭消毒。 在半污染區(qū)內: 由于不接觸患者,主要防范操作者從區(qū)域外帶來的病毒,只需進行作二級防護著裝要求,每天進行兩次地面消毒和紫外線消毒即可。在清潔區(qū)內,主要是防控工作人員進出區(qū)域時帶來的病毒,工作人員作一級防護著裝,每天進行1次地面消毒措施和紫外線消毒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