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器械研究新發現--基因試劑盒可判斷患兒是否耳聾
加入時間:2012-06-07 16:12:23 當前新聞點擊率:4100
【醫療器械網】訊 對于患兒是否耳聾,國內外眾多醫療器械公司對此方面的研究從未間斷過,但是 始終都沒有交出滿意的答卷。據報道,近日由中國科學院與解放軍總醫院耳鼻喉科研究所歷時6年多的研 究產品--基因檢測試劑盒已獲得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上市。 該基因檢測試劑盒依據3個與中國人耳聾最為密切的基因位點,對新生兒進行篩檢,可將潛在的耳聾 患兒找出來,進行早期干預和治療。 遺傳因素(如耳聾基因突變)是導致聾兒出生的主要原因。每年6.3萬名新生兒聾兒中,僅有1.8萬名聾 兒被早期檢出,約4.5萬名患者被作為“正常人”生活在危險的致病環境中。解放軍總醫院耳鼻喉科研究 所常務副所長王秋菊說,早期發現患有先天性聽力障礙的兒童和基因易感兒童,在2歲以前確定患兒聽力 障礙的性質和程度等,及時進行早期干預,能幫助他們將來過上正常人的生活。 該項目參與者、中國科學院中生北控生物公司張志棟博士介紹,近年來,研究人員發現,中國人群中 最為常見的與耳聾相關的基因突變有3個,即GJB2基因、SLC26A4基因、線粒體12Sr RNA基因突變。其中, GJB2基因突變在我國耳聾患者中檢出率最高,而大部分罹患大前庭水管綜合征的患者都會發生SLC26A4基 因突變,具有線粒體 12Sr RNA基因突變的新生兒,一旦接觸慶大霉素、鏈霉素、卡那霉素和新霉素等氨 基糖甙類抗生素,將會“一針致聾”。對于GJB2基因和SLC26A4基因,如果早期篩檢出基因突變,可通過 配戴助聽器或避免劇烈震動等積極干預措施,使患者將來能夠過上正常生活。如果能夠早期檢測線粒體 12Sr RNA基因這一藥物易感基因,則可以通過避免使用氨基糖甙類藥物來預防致聾。 上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