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端腦利鈉肽與腦鈉肽的三點不同之處
加入時間:2012-07-17 08:49:07 當前新聞點擊率:6365
N-端腦利鈉肽也稱NT-proBNP,為是檢測心力衰竭的重要檢測指標。腦鈉肽也稱為BNP又稱B型利鈉肽,心肌細胞首先合成108個氨基酸的BNP原,稱之為proBNP(BNP前體)。在受到心肌細胞的刺激后(例如,心肌細胞拉伸),proBNP在蛋白酶作用下列解為N-端腦利鈉肽(氨基末端- proBNP或N端-proBNP)和生物活性激素BNP。兩種多肽都釋放進入血循環。兩者來源相同并且等摩爾分泌。
普朗醫療器械專家分析,在臨床中,從心衰診斷這個角度來講BNP和N-端腦利鈉肽是沒有區別的。但不存在差異是不可能的,以統計學來分析兩者的差異很小。BNP和N-端腦利鈉肽化驗在急性和慢性HF的診斷上具有較高的診斷精確性并具有較高的相關性。
第一、在體內的清除途徑不同:BNP的清除主要通過與鈉尿肽清除受體(NPR-C)結合繼而被胞吞和溶酶體降解,只有少量的BNP通過腎臟清除,當腎功能缺失時,中性肽鏈內切酶(NEP)也可打開BNP的環狀結構而對它進行清除;N-端腦利鈉肽清除的唯一途徑是腎小球濾過,腎功能出現缺失對N-端腦利鈉肽的代謝影響極大。
第二、半衰期不同:BNP的半衰期是22分鐘,而N-端腦利鈉肽的半衰期為120分鐘。從臨床檢驗的角度考慮,N-端腦利鈉肽在體外相對較為穩定,給檢測帶來方便,但從臨床應用的角度考慮,BNP更短的半衰期更能及時反應患者病情變化,利于臨床監測治療效果,從而給臨床帶來更好的應用價值。
第三、分子結構不同:BNP的分子結構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二硫鍵連接構成的環狀結構,可與鈉尿肽受體結合發揮生物學活性作用;N-端腦利鈉肽為一直鏈結構,是失去生物活性的氨基酸片段。
兩種多肽都釋放進入血循環。兩者來源相同并且等摩爾分泌。因此,從理論上講,檢測BNP和N-端腦利鈉肽的臨床應用結果是相同的。而且從多年的臨床結果來講,也并不存在太大的區別。
上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