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凝分析儀的生物化學法的三種形式
加入時間:2012-07-17 09:35:04 當前新聞點擊率:4873
血凝分析儀使用產色底物檢測血栓與止血指標的原理是:通過人工合成與天然凝血因子有相似的一段氨基酸排列順序并還有特定作用位點的小肽,并將可水解產色的化學基因與作用位點的氨基酸相連。測定時由于凝血因子具有蛋白不解酶的活性,它不僅作用于天然蛋白質肽鏈,也能作用于人工合成的肽段底物,從而釋放出產色基因,使溶液呈色。產生顏色的深淺與凝血因子活性成比例關系,故可進行精確的定量。目前人工合成的多肽底物有幾十種,而最常用的是對硝基苯胺(PNA),呈黃色,可用405mm波長進行測定。
普朗醫療器械專家指出血凝分析儀生物化學法通常使用以下三種形式:
第一、先將被檢血漿中的某種酶加以激活,然后由此活化的凝血因子對人工合成的底物進行水解而呈色,如纖溶酶原,蛋白C測定等。
第二、向被檢血漿中加入過量的有關試劑,以中和相應的抗凝因子,然后測定其殘余的酶活性,如AT-活性測定,α2-抗纖溶酶測定,肝素測定等。
以測定抗凝血酶Ⅲ(AT-Ⅲ)為例,在反應體系中加入過量的凝血酶,后者與血漿中的AT-Ⅲ形成1:1復合物,剩余凝血酶作用于合成的凝血酶底物S-2238(H-D-Phe-Pip-Arg-PNA·2Hcl),釋放出顯色基團PNA,顯色反應的深淺與剩余凝血酶的量呈正相關,而與AT-Ⅲ的活性呈負相關。
第三、直接測定被檢血漿中某種蛋白水解酶的活性,如凝血酶,Xa,尿激酶測定等。
血凝分析儀生物化學法靈敏度高、精密度好,而且易于自動化,為血栓/止血檢測開辟了新途徑。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