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標儀用于檢測食品中的伏馬菌素
加入時間:2012-07-17 10:07:39 當前新聞點擊率:4364
伏馬菌素是最近發現的一族主要由幾種真菌產生的結構相關的毒素代謝產物,主要包括FB1,FB2和FB3。FI能引起馬腦白質軟化癥,豬肺水腫及大鼠腎及肝癌。流行病學研究顯示部分地區食道癌的高發率與玉米中含伏馬菌素(1.0-2.0mg/kg)有關。毒物學研究表明少量的FB2和FB3的潛在的致癌作用與FBl類似。
國際癌癥研究機構與加利福尼亞環境保護機構已宣布伏馬菌素為人類潛在的致癌物質。該毒素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近年來首先進行研究的幾種霉菌毒素之一。
因此快速、高效的檢測伏馬菌素便顯得尤為重要,應用固相直接競爭酶聯免疫吸附原理,用70%甲醇從研磨樣品中提取伏馬菌素。萃取出的樣品液與酶標記的伏馬菌素混合加入到抗體包被的微孔中,樣品及標準品中的伏馬菌素與酶聯偶合劑競爭結合孔中的特異抗體。
經過洗滌步驟后,當酶的底物被加入到微孔中,顏色變為藍色,且顏色深淺與樣品中伏馬菌素含量成反比。加入反應終止液終止反應后,顏色應由藍色轉為黃色。在450nm或630nm的濾鏡下使用酶標儀對微孔板進行光學測量。將樣品與標準品的光密度值進行比較后確定得出的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