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種不同類型的全自動尿液分析儀的比較
加入時間:2012-08-15 09:24:09 當前新聞點擊率:3891
尿液分析儀自動化的研究由來已久,難度較大,近年來已取得重大進展。目前已有兩種類型的自動化儀器問世,兩種類型的醫療器械設計思路完全不同。
其中一種尿液分析儀全自動化的設計實際上是一臺帶圖像分析裝置的電視顯微鏡,稱為自動智能顯微鏡。它由頻閃光源燈,相聚光鏡,裝在固定臺上的流動樣品池,10 ×和40 ×鏡頭可轉動的物鏡以及彩色攝像機等組成一個工作站。不離心的尿樣經過染色,引入流動池后,進入顯微鏡光路,由電視屏進行觀察、分類、電腦分析記錄、打印結果等。這種儀器 80 年代初即已上市,但至今推廣有限。
另一種尿液分析儀是按流式血液細胞分析儀原理設計的一種新型尿液分析儀。該儀器所用尿液也不需離心,但要經熒光染色。尿經液流聚焦使有形成分有序地吸入測定管道后,同時檢測電阻抗(類似血液分析儀的阻抗法,用以測定有型物數目及大?。す庹丈浜蟀l射的熒光強度和在前向角測定的散射激光強度以及脈沖時間,再用電腦加以綜合分析,在屏幕上顯示各種散點圖和直方圖并打印出結果和圖形。由于各種細胞、管型、細菌等的大小、形狀、內部結構和結合熒光染料的多少不同,故可加以區分。
該類型尿液分析儀還可以同時測定電導率,用以間接推算比重。值一提的是,儀器可檢測一般不為檢驗人員所注意的細菌;同時還可將紅細胞分為均一型、不均一型和混合型,對鑒別紅細胞來源 ( 腎小球、腎小管或是下泌尿道 ) 有參考價值。以往這種檢查要用相差顯微鏡,而且主觀影響較大。但這種尿液分析儀不能準確區分管型的類型,也不能區分滴蟲和結晶。對少數特殊細胞如移行上皮細胞、腫瘤細胞等的鑒別有困難。因此,目前它依然是一種過篩尿液分析儀,還不能完全取代人工鏡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