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加大對醫療設備采購過程進行監督,市場秩序得到有效維護
加入時間:2012-08-17 14:18:12 當前新聞點擊率:3915
【普朗醫療】訊 近期,醫療器械行業頻頻出現業內精英因受賄而“落馬”的新聞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 ,如今發展到在醫療設備采購過程中“收回扣”成了一種“隱形的潮流”。為了杜絕此類腐敗現象,深圳近期刮起了一陣震動全國的反腐治賄風暴,同時市場秩序也得到了一定的維護。 自今年2月全省部署“三打兩建”工作以來,深圳整合多部門力量,嚴查商業賄賂大案要案,深挖保 護傘,鏟除利益鏈。截至8月10日,共查處商業賄賂案件543宗,涉案國家工作人員245人。通過打賄,廉潔 城市建設工作深入推進,誠信守法經營行為受到鼓勵。 深追狠打 查處一批大案要案 今年4月,福田區檢察院反貪局根據群眾舉報,對市婦幼保健院設備采購方面的商業賄賂犯罪進行了 查處。在調查過程中,辦案人員發現衛生系統的采購活動中普遍存在商業賄賂現象。市“三打兩建”專項 行動領導小組決定由市檢察院牽頭成立“5·14”專案組,統一查處醫療衛生領域的商業賄賂犯罪。 經過調查發現,在醫療設備采購方面,雖然單價超過10萬元的醫療設備都是通過市、區采購中心進行 招標的形式采購,但設備廠商和代理商花重金行賄醫院有關人員,由他們進行操作,確保設備中標。在醫 療耗材使用方面,高值醫療耗材利潤驚人,供貨商會給醫生高額回扣以誘導他們大量使用。在藥品采購方 面,藥商通過行賄醫院主管領導,令特定藥品以高價進入醫院。 5月底,行賄事實基本查清。6月初,全市檢察機關反貪部門統一行動,對涉嫌受賄的公立醫院管理人 員進行調查,共對16名醫院管理人員立案偵查。 一宗區反貪局自辦的案件引發一起在全國造成反響的大案,這是打賄專項行動中堅持“深挖擴線”辦 案原則的成果。在工作中,辦案人員逐條核實每一條群眾反映的線索。對涉及利用黨政領導地位、國有資 產管理權、建設工程招投標權、綜合執法權、土地監察執法權、治安管理權、稅收稽查權、評審權、醫療 器械及藥品采購權、海關及出入境商檢監管權等權力收受賄賂的國家工作人員和利用村務管理權,企業財 務結算權、商品采購權、合同管理權等權力受賄的社區干部及企業管理人員,有針對性地重點查辦,并在 重點領域、重點行業組織開展多個專項行動,推動了大要案件的辦理。 一宗宗案件的查處,離不開領導的一線指揮。市委書記王榮、市長許勤親自包案。市委副書記、政法 委書記、“三打”領導小組組長王穗明對重點案件親自決策部署。各區、各部門領導也身先士卒,奔赴一 線辦案。 各部門積極聯動,整合力量,形成市、區、街道縱向深入和紀檢監察、司法機關及有關執法部門橫向 聯動的辦案機制,發揮了查辦案件的整體合力,為深打狠打提供了組織基礎。 上下一心,我市打賄工作戰果輝煌。目前,我市打擊商業賄賂主要數據綜合指標排名全省前列;在第 一和第二季度全省打擊商業賄賂專項行動績效考評中,我市獲得第一名的成績。 打建結合 創造良好市場環境 無論從當前還是從長遠來看,創造良好的市場經濟環境、維護正常的市場秩序,都是一項重要而緊迫 的工作。商業賄賂阻礙市場經濟健康發展,必須通過“打”的手段,實現“建”的目的。 隨著衛生系統大案的告破,后續的治理工作迅速展開。市衛人委在全系統深入開展深化醫藥購銷領域 商業賄賂專項治理,迅速出臺“五條禁令”:禁藥械采購回扣,禁物資供應回扣,禁外泄統方信息,禁涉 利禮金紅包,禁開單提成獲利。凡違反者,不論金額、次數多少,一律解聘,并依照相關法律給予黨紀、 政紀處理,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五條禁令”成為了高懸在我市7萬多名醫療衛生系統工作人員頭上 的“高壓線”。 7月1日,深圳醫藥分開改革正式啟動,全市67家公立醫療機構全面取消藥品加成。醫藥分開后,醫院 的收入利益與藥品利益不再掛鉤,在一定程度上壓縮了商業賄賂的生存空間。同時,取消本市社會醫療保 險參保人的藥品加成費用,意味著全市1118萬參保人將受益,2962種醫保目錄用藥降價15%~25%。據測算, 全市參保人一年看病將少自付2億多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