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醫療動態
>
醫療器械人才爭奪戰白熱化,外資進駐搶去大部分資源
醫療器械人才爭奪戰白熱化,外資進駐搶去大部分資源
加入時間:2012-08-30 10:33:03 當前新聞點擊率:4316
普朗醫療器械網資訊:創新與研發一直是一個醫療器械企業存在的核心,因此對于醫療器械研發人員的儲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沒有有力研發的團隊的醫療器械廠家等于直接“被判死刑”。然而縱觀目前的醫療設備研發人才市場,本土醫療器械廠家是非常不占優勢的。不少海外公司來華建研發中心,野心遠遠大于其所說的"開發本土定制化產品以降低產品售價",其野心之大、行動之強勢外界并不了解。過多的引進這樣的外資地區總部和研發中心,使得不來人才就不多的醫療器械市場通通被搶走了。一場醫療器械人才爭奪戰即將開始。
如同候鳥一樣,外資醫藥、醫療器械企業目睹了中國市場的迅速發育成熟,產能中心、研發總部以及區域地區總部紛紛從上一個核心市場遷至了中國,其中,在北京、上海的“安營扎寨”最為突出。
以上海張江藥谷為例,制藥企業中包括輝瑞、阿斯利康、羅氏、禮來、葛蘭素史克、勃林格英格翰、強生制藥、武田制藥都設有研發中心,北京則有默沙東等企業入駐研發核心團隊。而醫療器械行業,僅過去兩個月,張江就有柯惠醫療以及德國卡爾史托斯內窺鏡(上海)有限公司宣布將公司研發、區域總部遷至上海。
據悉,8月2日柯惠醫療在中國啟用的這首個研發機構現有100多位員工,最終將雇傭 300位員工,包括機械、工程、軟件系統和材料等領域的工程師。前述微創醫療內部人士表示:“類似這樣的外企挖人往往是挖研發項目的帶頭人,然后挖走整個團隊。柯惠這次挖角就是如此,因為每個小項目都有項目經理,挖走帶頭人之后再動員他挖走下面的團隊,這對于公司來說影響不小。”
“研發人才的爭奪是醫療器械行業中資源爭奪最為嚴重的一塊。外資現在的做法其實是一種對中國知識產權攪局式的戰略。如同吸鐵石一樣,這樣有針對性地搬過來還可以借勢挖角人才。”他說。
高端醫療器械行業技術含量和行業壁壘都比較高,研發投入雖然很高,研發淘汰率卻很高,研發五十個三類產品里能出來一兩個成功就不錯了。“海外由于現在人工成本較高,相對來說毛利都在70%左右,中國同業企業現在的毛利會比海外高5%-10%,像我們就是超過80%。只是醫療器械產品研發周期要5-7年,過程非常殘酷,臨床投入也越來越高。最終這樣的高毛利在未來可能會改變,逐漸向60%-70%發展,甚至低過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