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對醫療器械需求增長,經濟發展成推動力
加入時間:2012-09-13 11:09:00 當前新聞點擊率:3606
普朗醫療器械網資訊:近年來,東南亞地區的經濟有了飛速發展,同時這也帶動了醫療水平的提高,各大醫院也加大了醫療器械的配備。但是很多東南亞地區的制造工業并不發達,在醫療器械也有許多的不足,因此,其醫療器械市場對外商頗具吸引力。不少海外醫療器械廠家紛紛瞄準了這個市場,加大了對這個地區的投資力度。
馬來西亞是世界公認的東南亞富國,也是東南亞地區僅次于印尼的第二大產油國,其擁有東南亞地區最大的錫礦和橡膠林、油棕櫚樹種植面積,而石油、錫礦和天然橡膠這3類大宗商品均是國際市場上的暢銷商品。多年來,馬來西亞的財政收入持續增長,2009~2011年,其國民經濟年均增長率達9.1%。
據報道,2011年,馬來西亞醫療器械市場規模為5.14億美元,其中進口市場規模在4億美元以上。馬來西亞醫療器械主要進口產品有:X線計算機斷層掃描(CT)機、核磁共振(MRI)機、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PET)機、X線機、激光醫療器械、外科手術器械、放療設備(如鈷-60放療儀)、心血管器械、輸液器類大宗產品、微創手術器械等。
馬來西亞也是世界主要乳膠制醫用產品生產國和出口國。馬來西亞工商部的一份報告顯示,自2009年以來,該國乳膠制醫用手套、醫用導管、醫生用圍兜、安全套等各類乳膠制醫用產品的出口額連續3年保持52%~59%的高增速,主要出口市場是歐美、日本、東南亞,以及中國臺灣和中國香港。
近年來,石油、錫礦和天然橡膠等大宗商品的國際市場價格暴漲,使得馬來西亞財政收入持續增長,因而該國政府有充足的經費用于改善其160多家公立醫院的醫療條件。預計今后幾年,馬來西亞將進口更多的X線機、CT機、彩色B超機、多普勒B超機、手提式B超機等醫療設備,以及輸液器等一次性醫療器械。
新加坡雖然只有500多萬人口和不到300平方公里的國土面積,卻是東南亞地區經濟發展程度最好的國家。世界銀行發布的《2010年世界經濟發展白皮書》顯示,2010年,新加坡人均GDP高達1.9萬美元,人均醫療費用支出達907美元,在東南亞國家中排名第一。
2011年,新加坡醫療器械市場總規模約為4億美元,其中進口醫療器械約占85%的份額。該國工商部發表的報告披露,美國在新加坡醫療器械進口來源國中排在首位,其約占新加坡醫療器械進口市場39%的份額,隨后依次是日本(占17%)、德國(占7%)、荷蘭(占5%),而我國僅占不到2%。新加坡近年來進口的醫療器械產品多為高端產品,如CT機、MRI機、放療設備、X線機及激光治療儀等,而醫用診斷試劑和診斷盒、隱形眼鏡和常規手術器械等低附加值醫療器械產品僅占很小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