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品醫療器械等醫療資源浪費嚴重,已成危害醫療行業的“毒瘤”
加入時間:2013-02-26 16:54:30 當前新聞點擊率:2644
醫療器械網訊 今年春節前后,“舌尖上的浪費”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高度重視。而醫療領域,濫用藥品、醫療器械檢查常規化等醫療資源的浪費同樣牽著每個人的心。業內人士也稱,目前我國藥品、醫療器械等資源浪費現象尤為嚴重,已然成為了危害醫療行業前景的主要“毒瘤”。據相關統計數據分析,我國醫療資源浪費占到醫療總費用的30%以上,嚴重地區可達40%—50%。這樣一組觸目驚心的數據主要體現在三個主要現象 當中: 浪費一 大專家看小病 當前,很多人已經習慣了“小病大看”,這樣一來,多數專家大部分時間看的都是常見病,造成醫療資源的嚴 重浪費。而且,首診往往需要進行一系列檢查,缺乏檢查結果,專家也很難作出診斷。因此,患者應首先選擇 普通醫院或掛普通號,由醫生來判斷是否需要去大醫院就診或掛專家號,這樣既能節約醫療資源,讓大專家的 時間用于真正需要的患者,也可使患者就醫更加便利和準確。 浪費二 藥品“大處方” “大處方”的出現,一方面可能是醫生業務水平低,只懂得多用藥、用好藥,另一方面就是某些醫院或個人, 不顧職業道德,追求利益。因此,要想徹底消滅這種行為,就要取消以藥養醫,推行醫藥分開,嚴查“大處方 ”,這樣一來,既割斷了醫院與藥品間的利益關系,又割斷了醫生與藥品之間的利益關系。與此同時,還應理 順補償機制,讓醫生的知識價值得以真正體現。
現如今,多數病人進入醫院,通常要先進行檢查、化驗,少則幾項,多則幾十項。其中,CT、彩超、核磁共振 甚至PET-CT等各種高新儀器檢查,已經逐漸成為常規化項目。但實際上,相當一部分檢查與病情沒有直接關系 ,屬于可查可不查的范圍。 還有一部分經濟狀況較好的人,盲目迷信高新醫療器械檢查,主動要求做各種昂貴的檢查,以為這樣就可以早 發現、早治療。殊不知,錢沒少花,效果卻不一定理想,還可能反受其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