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雞西市投資更新醫療器械,織就三級衛生醫療保健網
加入時間:2013-05-21 12:56:22 當前新聞點擊率:2973
普朗醫療器械網訊 據相關記者了解,黑龍江雞西市雞東縣投資70萬元新建了一座新型衛生院。給落后的鄉村醫療設備條件,平添了新的醫療器械,大大方便了鄉民的生活。
正在住院部打點滴的綜合村2組村民董長有說:“現在農村衛生院的條件比以前好多了,俺村里誰有心腦血管病、糖尿病、頸椎病、腰間盤突出等一些常見病,都愿意到這里治療,再也不用像趕集一樣起大早到城里大醫院排隊掛號看病了。這里的醫生、護士服務熱情、周到、細致,打針吃藥,隨叫隨到,治病效果好、用的藥也便宜,俺農民打心眼里高興。”
院長楊景偉談到醫院的變化,很是激動: “綜合村位于雞密公路兩側,是原綜合鄉政府所在地,有村民2306人,輻射周邊長慶、柳河、平安等9個村近萬人。過去,綜合分院由于年久失修,低矮潮濕,醫療環境十分落后,嚴重制約了農村衛生事業發展。近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關懷下,投資70多萬元,新建了一座700多平方米分院,患者床位由過去25張增加到40張,更新了X光機、酶標儀、血凝儀、B超、牽引床等醫療設備,醫護人員也由過去7人增加11人。醫院還為全鄉21432口人建立了村民健康檔案,有多少人患心腦血管病、糖尿病、骨科疾病等,哪些人需要定期檢查,院里醫生心里都有數”。他說,“自己在這里工作多年,現在干得最舒心,全院醫護人員也都思變不思遷,個個心情愉快地工作在醫療崗位上。”
近兩年,雞東縣委、縣政府秉承思民、為民、愛民、利民的“四民”理念,堅持以改善民生、保障民生為宗旨;斥巨資,在改善城鄉醫療衛生條件上做大文章,徹底解決百姓缺醫少藥、看病難等問題。先后投資7667.98萬元,新上城鄉醫療衛生基礎設施項目10個,總建筑面積達2.9萬平方米。
為加快全縣三級醫療網絡建設步伐,雞東縣委、縣政府緊緊抓住國家啟動新醫改帶來的有利契機,大力實施農村衛生所改造工程,先后投入960萬元,改造農村衛生所106個,并全部進入標準化衛生所行列。目前,全縣農村衛生所已發展到151個,總建筑面積達1.28萬平方米,醫療設備460多臺(套),醫生護士205人,實現了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全覆蓋,農民看病難、看病貴等問題得到緩解,就醫需求得到滿足。
走進雞東鎮石河北村衛生所,在寬敞明亮的靜點室,村醫張洪娟正在給患有咽炎的村民趙洪興打點滴。她告訴記者,村衛生所每天從早到晚都有十七八個村民來這里量血壓、打點滴或看其他病。村衛生所對患腦梗、高血壓的村民不定期隨訪,提供藥物治療和生活方式指導,還經常在衛生所向患者播放醫療衛生保健光盤,普及醫療衛生知識。為石河北村1360多名村民建立了健康檔案。今年4月27日,村衛生所還免費為村里60多名65歲以上老人免費量血壓、測血糖、心電圖等體檢。
說起近兩年村衛生所發生的變化,村醫張洪娟指著對面低矮潮濕的舊衛生所說:“眼前的這個衛生所是20年前建的,不足40平方米,醫療衛生設施十分落后。2012年,村衛生所多方籌措資金17萬元,建起了建筑面積有110平方米,藥房、診室、處置室、預防接種室、公共衛生室、靜點室,分門別類,配備了血糖儀、疫苗冷藏柜等一些醫療設備的市級標準化衛生所”。
令張洪娟高興的是,縣委、縣政府還專門為農村衛生所包括新農合建立了信息化管理平臺,現已投入使用。她說,農民來衛生所看病或體檢,只需打開電腦查詢就診農民的電子健康檔案,便可以查清其病史情況,為其診斷治療提供詳實科學的依據。
如今,雞東縣123個村,村村有衛生所,形成了縣鄉村三級衛生醫療保健網。村里有了衛生所,農民頭疼腦熱等小病不出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