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發熱也克導致中風發生
加入時間:2011-12-27 09:34:38 當前新聞點擊率:4702
人一旦上了歲數都會有些心臟類疾病,老賈今年54歲,一直患有高血壓,前些年曾經心肌梗塞過一次,這些年健康情況還比較穩定。老賈開了一家小店,平時生意也還不錯。但是天氣一熱,老賈的情緒經常控制不住,為此,生意也受影響。前天,一位顧客到他那買東西,討價還價幾個回合,話不投機,老賈與顧客吵了起來,吵著吵著,老賈就摔倒在地,經心肌損傷診斷檢測試劑盒診斷昏迷不醒。送到醫院,醫生說是腦中風,現在還在搶救中。
炎熱的夏季,人們往往易動“肝火”,出現急躁、心煩、暴怒等情緒,心理學家稱之為“情緒中暑”。在正常人群中,約有16%的人在夏季會發生“情緒中暑”,尤其是氣溫超過35℃、日照時間超過12小時、濕度高于80%時,“情緒中暑”的比例會急劇上升。“情緒中暑”對夏季養生危害甚大。特別是老年人,由于“發火”會造成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壓升高,甚至會因此發生中風和猝死。
對策:越熱越要靜心
從生理到心理角度防止“情緒中暑”是夏季高溫養生的重要一環,關鍵是要心理調節,要時刻提醒自己靜心、安神、戒躁、息怒。越是天熱,我們越要“心靜”,遇事戒躁戒怒,心平氣和。根據夏季天氣炎熱和晝長夜短的特點,及時調整與安排好自己的工作、學習計劃,要注意夏季的起居養生,居室要通風,以迅速散去人體周圍的熱氣及減少空氣污染,使人產生“涼快”的感覺。
情緒與睡眠亦密切相關,睡眠不足,心情會變得急躁。故夏季尤應給自己安排一個嚴格的起睡時間,中午亦要“小睡”,一般以30分鐘至1小時為宜。患高血壓的人要注意降壓,一般夏天的血壓高壓控制在120~140,低壓控制在80~90最為適當。
飲食原則:低鹽低脂高蛋白
市老年保健護理院王麗青提醒,防中風要注意幾個飲食原則。
低鹽飲食。體內的鈉鹽過多,增加血液粘稠度,使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從而增加腦卒中的復發機會。一般認為,最好將每日鈉鹽攝入量控制在5g以下。
低脂飲食。腦卒中患者多數有肥胖及高血脂癥,應限制脂肪特別是動物脂肪的攝入。多食蔬菜、瓜果、海帶類。
高蛋白飲食。高蛋白飲食可改善血管彈性,延緩血管硬化,并能促進鈉鹽的代謝。
飲食適量。飲食量要根據病人體質差異、活動量大小、性別等具體情況而定。一般而言,一日三餐均以微飽即可,切勿暴飲暴食,特別夜晚人體代謝較慢,耗能較少,故晚餐更應“忍三分饑,吃七分飽”。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