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C型臂對不同年齡段復雜性脊柱畸形手術的研究結果
加入時間:2011-12-28 08:53:54 當前新聞點擊率:5413
脊柱病變在老年患者中非常常見。據普朗醫療器械公司資訊等報道,科學家通過C型臂對不同年齡段的志愿者脊柱進行檢查、研究,結果顯示60歲以上的志愿者中脊柱側彎的發病率高達68%。同時,也證明了年齡越大,進行復雜性脊柱畸形手術的并發癥越多。 而隨著人口老齡化日趨嚴重,需要進行治療的老年退變性脊柱疾病也會越來越多。很多老年患者的脊柱病變都存在疼痛和功能障礙,他們都希望通過手術重建其功能。而這類手術,尤其是復雜性脊柱畸形的矯形手術,無論對轉診醫生還是脊柱外科醫生都是充滿挑戰的。而年齡越大,合并慢性病及其他功能障礙的可能性往往也越大。對于這類手術而言,了解圍手術期并發癥的相關特征,明確其風險因素是非常重要的。為此,美國學者Frank L. Acosta Jr.等進行了一項C型臂研究,相關研究結果最近發表在J Neurosurg: Spine雜志上。 該C型臂研究共納入21例75歲以上的胸腰椎脊柱畸形患者,均進行了5個以上節段的融合內固定手術。全面復習這些患者的手術記錄和病歷記錄。年齡、診斷、合并病癥、手術及住院的相關參數、主要和次要的并發癥以及死亡等情況均記錄在案。通過邏輯回歸分析確定圍手術期并發癥的預測因子。 此項C型臂研究結果發現,這組患者平均年齡77歲(75-83歲),女性14例,男性7例。平均隨訪41.2個月(范圍24-81個月)。15例患者(71%)患有至少一種合并病癥。平均融合節段數位10.5(范圍5-15個節段)。13例(62%)患者出現至少一種圍手術期并發癥,8例(38%)出現至少一種主要并發癥(主要并發癥是指危及生命或嚴重影響治療結果的并發癥,通常包括心肌梗塞,肺炎,肺栓塞,深部感染,腎功能衰竭,充血性心衰,中風,呼吸性窘迫,硬膜外血腫,肺水腫,胃腸道出血,神經功能障礙及死亡等),這些患者共患有17個并發癥。圍手術期無死亡病例。年齡增大是圍手術期并發癥的重要預測因子(P=0.03)。不過整體而言,年齡和合并病癥與主要并發癥之間并沒有明顯的相關性。進一步對合并病癥進行分析發現,高血壓病是主要并發癥強烈的預測因子(OR 10, 95% CI 1.3–78; p = 0.02)。11例(52%)患者出現術后遠期并發癥,3例(14%)患者不得不進行翻修融合手術。 從C型臂研究結果來看,75歲以上的老年患者進行復雜的脊柱畸形手術時,總的并發癥發生率高達62%,其中主要并發癥發生率達38%,年齡越大出現并發癥的可能性也越大。在這組患者中,既往患有高血壓病的患者出現圍手術期主要并發癥的風險是無高血壓病患者的10倍。極高齡的患者并發癥風險雖然較高,但死亡的風險并沒有明顯增加。對于75歲以上患者復雜性脊柱畸形手術,雖然以往并沒有研究對并發癥及其預測因子進行過探討,但為了準確地評價其臨床和社會成本效益,仍有必要進一步進行多中心大樣本的研究。 文章來源--普朗醫療C型臂生產廠家網編發表,轉載請注明出處。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