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醫(yī)療動態(tài)
>
僅僅服用降壓藥對高血壓患者是否有效
僅僅服用降壓藥對高血壓患者是否有效
加入時間:2011-12-28 13:05:02 當前新聞點擊率:4971
生活中高血壓患者的比例越來越高,其中不乏一些年輕人。經(jīng)體外診斷試劑檢查,這對患者的生活造成了不小的影響。高血壓患者只需要服用降壓藥嗎?單一的服用降壓藥可以嗎?需不需要其他藥物呢?帶著這些疑問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專家的介紹:
高血壓患者,除了要服用降壓藥物外,尚需要服用阿司匹林片腸溶片(抗血小板)、他汀類藥物(調(diào)脂,抗粥樣硬化)。依據(jù)
1.阿司匹林應長期應用于10年心血管事件危險6-10%的人群,以防止首次心腦血管事件的發(fā)生(心血管指南明確推薦)。
男性>40歲伴有兩項及以上危險因素,>50歲伴有1項及以上危險因素;女性>50歲伴有兩項及以上危險因素,>60歲伴有1項及以上危險因素,其10年心血管疾病風險估計在6-10%左右,需要使用阿司匹林口服進行一級預防。
其中危險因素包括: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CHOL≥6.2mmol/L;LDL≥4.1mmol/L或HDL<1.0mmol/L),肥胖(體重指數(shù)≥28KG/M2 ),吸煙及冠心病家族史(一級親屬,男性<55歲,女性<65歲,有冠心病史)。
高血壓患者,當血壓控制滿意,一般在150/90mmHg以內(nèi),具有年齡>50歲,具有靶器官損害,如卒中、肌酐>115umol/L等及糖尿病情況之一者,使用阿司匹林,當不能耐受時可以使用氯吡格雷代替。
但應用小劑量阿司匹林可以使上消化道事件增加2-4倍。那么對于此類高風險人群在使用阿司匹林前應評估出血與受益情況,受益>出血風險時考慮使用。
對于高血壓患者如必須服用阿司匹林,評估其危險因素,如果既往有潰瘍病史或潰瘍并發(fā)癥,或胃腸道出血或雙重抗血小板治療或聯(lián)合抗凝治療時,或具有年齡超過60歲、服用皮質(zhì)類固醇、有消化不良或胃食管反流癥狀上述1個以上危險因素時,可以聯(lián)合質(zhì)子泵抑制劑或H2受體拮抗劑以減少出血風險(如雷尼替丁等);若使用氯吡格雷,最好不用質(zhì)子泵抑制劑,尤其是奧美拉唑(可降低抗血小板的效果);如有HP感染,須根治HP治療。
對于臨床部分患者如考慮其出血風險相對較大(中低危),可以考慮氯吡格雷代替抗血小板或阿司匹林適當減量,如75mg/d(因為阿司匹林75-325mg/d之間,劑量越大,出血風險越大,但劑量降低并不會減少獲益)。
對于出血高危,如已經(jīng)發(fā)生消化道出血、有一些血液系統(tǒng)疾病的患者,停用抗血小板藥物如阿司匹林等。
對于高血壓患者正在服用阿司匹林,需進行一般外科手術(shù)時術(shù)前48小時停藥就可(考慮到阿司匹林片是不可逆的抗血小板藥物,1周后自身才能再生,若出血風險較大,或位置重要,可適當延長)
2.他汀類藥物可使高血壓患者各種血管事件(冠心病、心肌梗死、腦卒中等)發(fā)生率降低20-25%,同時也有降壓的作用,可使用辛伐他汀或阿托伐他汀鈣。
以上介紹了高血壓患者只需要服用降壓藥是不可以的,建議大家還是要遵醫(yī)囑,千萬不要私自用藥。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