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進行生化分析儀治療與檢測同步已成趨勢
加入時間:2012-01-17 10:59:33 當前新聞點擊率:4897
普朗醫療器械公司1月17日訊 在丙肝的臨床診療過程中,通過生化分析儀治療與檢測同步進行已成為一個趨勢。很多醫生已掌握了丙肝治療路線圖;同時檢測方法不斷完善,更有助于配合治療監測病情。檢測包括兩個方面,治療之初對丙肝病毒基因型的檢測,以及治療之初、治療中和治療結束后隨訪時對丙肝病毒載量的檢測。 丙肝病毒的基因型不同,對治療反應也不同。基因1型和4型治療反應稍差,通常需要48~72周的抗病毒治療。如果治療過程中未達到早期病毒學應答,則應終止常規治療。而2型和3型療效稍好,通常需要24~48周的治療,且更易于獲得持續病毒學應答。因此在治療之初最好先分清病毒基因型,國內很多大醫院都具備這一技術實力。如果確實無法檢測,考慮到我國丙肝病毒的基因型以1型為主,可按1型來治療。 在治療前、治療中需要對病毒載量進行檢測。在治療4周和12周時是否真正達到了陰性,是調整治療療程和預測能否治愈的基礎。此時需要注意避免臨床檢測中出現的假陰性,防止病情反復。這主要是由于部分應答的患者可能會被誤判為完全應答,從而不再延長療程,導致出現所謂的復發,而這一誤判主要與檢測試劑的檢測限有關。目前,國內通用檢測試劑的檢測限為500~1000國際單位/毫升,而采用國際流行的全自動實時熒光定量PCR試劑檢測限可以達到15國際單位/毫升。通常推薦在治療前、治療4周、治療12周時采用靈敏度高的檢測試劑進行檢測,從而更好地確定療程,預測療效。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