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生化分析儀進行肝功能檢驗
加入時間:2012-01-17 11:01:03 當前新聞點擊率:5338
普朗醫療器械公司1月17日訊 肝功能檢驗在臨床上常用生化分析儀對肝臟疾病的診斷、治療及預后觀測,其檢測結果對于判斷肝臟有無損傷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 1、酶類測定 1.1 谷丙轉氨酶(GPT)和谷草轉氨酶(GOT) 正常情況下,二者在血清中活力很低。當肝細胞受損時,細胞內的酶大量釋放入血液中,使血清中二者的活力顯著提高,但GPT升高程度大于GOT,并且由于GOT的釋放不是特異性的,因此,至今仍以GPT最為敏感,臨床價值最大。各種肝病的急性期、藥物中毒性肝細胞壞死等病,GPT酶活力顯著增高;肝癌、肝硬化、慢性肝炎、心梗時,GPT酶活力中等增高;阻塞性黃疸、膽道等病時,GPT酶活力輕度高。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炎、肌肉損傷時均可使GOT升高。在病毒性肝炎時,GPT升高持續時間比GOT長。在看肝功化驗單時,同時計算GOT/GPT的比值,對肝病診斷也有重要意義。正常情況下,一般比值在1.15左右。急性和慢性肝炎時,比值多<1,甚至降至0.56左右。酒精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時,比值多>1.5,甚至>2。原發性肝癌時,比值常>3。 1.2 氨酰轉肽酶 其明顯增高多見于阻塞性黃疸、原發性或繼發性肝癌、膽汁性肝硬化等病;持續輕度增高,常提示肝細胞受損或肝炎轉為慢性。此酶還可判斷是否有膽汁排泄障礙。 2、膽紅素測定 總膽紅素正常人為3.4~17.1μmol/L,間接膽紅素正常約為1.71~13.7μmol/L,直接膽紅素正常約為0.5~3.4μmol/L。溶血性黃疸時,總膽紅素和間接膽紅素升高;阻塞性黃疸時,總膽紅素及直接膽紅素升高;肝細胞性黃疸時,總膽紅素、間接、直接膽紅素均增高。 3、蛋白質測定 3.1 血清白蛋白 正常約為40~55g/L,它幾乎全部由肝細胞合成,在排除其它病因情況下,當肝臟疾病使肝臟合成白蛋白能力下降時,血清白蛋白含量降低,因此它是判斷肝臟情況及肝病預后的重要指標。 3.2 總蛋白和白/球比值 正常人總蛋白約為60~80g/L,白/球比值約1.5~2.5:1。白/球比值可衡量肝臟疾病的嚴重程度。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