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濕性關節炎是怎么形成的?--由C型臂檢查研究
加入時間:2012-02-08 09:10:31 當前新聞點擊率:4497
普朗醫療科普--隨著患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逐年增加,人們對這種病也更加的關注。然而,我們卻很少知道風濕性關節炎到底是怎么形成的。 類風濕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是一種抗人或動物IgG分子Fc片段抗原決定簇的抗體,是以變性IgG為靶抗原的自身抗體。可與人或動物的變性IgG結合,而不與正常IgG發生凝集,通過C型臂檢查發現最多見于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 Rose等1984年在RA(rheumatoid arthritis)患者血清中發現RF。RF有IgM、IgG、IgA和IgE型,IgM型為主要類型。 (二)檢測方法 1.膠乳凝集試驗:以IgG吸附于聚苯乙烯膠乳顆粒上,如血清中含有RF,可與乳膠顆粒出現凝集反應。該法只能定性或半定量,靈敏度及特異性不高,只能檢測IgM型RF。 2.速率散射比濁法:定量檢測、準確、快速,準確性和敏感性高于膠乳凝集實驗。也只能檢測IgM型RF。 3.ELISA法:可檢出不同Ig類型的RF,在酶標記抗體時,分別標記IgG、IgA或IgM。 (三)臨床應用 RF主要見于類風濕,在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中的檢出率很高,RF陽性支持早期RA的傾向性診斷,對年輕女性應進行RA和風濕熱的鑒別;而對非活動期RA的診斷,需參考病史。但RF也像ANA一樣,并不是RA獨有的特異性抗體。在SLE患者約有50%RF陽性,在其他結締組織病如SS、硬皮病、慢性活動性肝炎以及老年人中均可有不同程度的陽性率。部分正常人也可出現。但RF滴度或含量一般較低(80IU/ml)伴嚴重關節功能障礙者,提示預后不良。 IgG型RF:與患者滑膜炎、血管炎和關節的癥狀密切相關。正常人以及非RA患者中很難檢出。 IgA型RF:10%RA可檢出,為RA臨床活動的指標,與骨質破壞以及關節炎癥狀的嚴重程度顯著相關。 IgE型RF:在關節液、胸水中高于血清水平。 文章來源--普朗醫療器械廠家網編發表,轉載請注明出處。 上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