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影像學檢查有輻射?如何做好個人射線防護?
加入時間:2020-10-28 10:42:27 當前新聞點擊率:1549
影像學檢查不僅能給醫生帶來直觀的結果,也能使病人及時發現自己的問題并且治療,所以影像檢查越來越普及。但人們總是對放射線“談虎色變”,每次檢查時都戰戰兢兢。真的有那么可怕嗎?那么哪些影像學檢查有輻射? 對于人們擔心的輻射問題,在臨床常用的影像學檢查項目中,與CT和X光機拍片不同的是,核磁共振與B超在檢查過程中沒有用到X射線,不會發出電離輻射,因此這兩種檢查是相當安全的,對人體無害。 比如B超就大量運用在母嬰檢查中。而X光機、CT、DSA(數字減影血管造影)由于電離效應,會產生一定的輻射,超過一定的劑量,會對人體造成危害。CT的輻射量大于X線。
如何做好個人射線防護? 1、普通手術可不穿防護衣在手術室鉛墻外(>4m)進行遠距離控制,在不增加手術污染幾率的情況下離得越遠越好。 2、特殊手術比如脊柱方面的手術要多次透視,跑來跑去不方便,而且容易增加污染幾率,則牢記床邊5點: (1)透視時與患者的距離 > 1.5m:研究證明距離患者約 1.5m 進行透視,與站在C臂X光機旁邊相比可使術者所經受的輻射量降低約 48%~63%,且不增加手術時間,簡便易行,是適用于臨床上推行的輻射防護措施; (2)如果球管和增強器是水平放置,那么應該站到增強器那一邊,越遠越好; (3)使用保護設備(穿戴鉛衣、鉛圍脖、鉛眼鏡、鉛手套等); (4)眼睛扭轉向外; (5)避免手部直接輻射:如果需要握持手術器械,也可以使用鑷子或其他器械。 好了,關于影像學檢查小編介紹就到這了,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歡迎關注“普朗醫療器械網”,我們會定期的更新一些新的內容供大家瀏覽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