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品醫療器械九大典型案件評出
加入時間:2012-04-18 16:45:44 當前新聞點擊率:4686
普朗醫療器械網小編 04月18日訊 近日,嘉興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系統已評出2011年度藥品醫療器械的典型案件,包括有九條比較典型的案件。在這些案件中,有2起涉及假藥銷售,2起與無證經營相關,3起案件涉及無注冊證的醫療器械經營。 3起案件涉及無注冊證 在本次評出的九大典型案件中,有3起跟無注冊證醫療器械相關,成為涉案最多的項目,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去年涉及無注冊證醫療器械的案件較多,影響較大。 案件一是某藥店經營無注冊證的醫療器械案。嘉善縣食品藥品監管局在檢查中發現,該縣某藥店于2010年12月3日至2011年4月11日從上門推銷的業務員手中購進的多樂仕避孕套,其包裝上的注冊證號可疑,藥店也不能提供產品注冊證。經核查,該產品純屬假冒。 案件二是某藥店銷售聚能離子風濕骨痛貼等無注冊證醫療器械案。桐鄉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對當事人于2011年3月2日購進銷售的聚能離子風濕骨痛貼等醫療器械進行抽樣,經檢驗,上述產品均檢出藥物成分雙氯芬酸鈉,后經核查,這些產品均不是標示企業所生產。食品藥品監管部門依法對當事人作出沒收違法產品、沒收違法所得并處罰款8000元的行政處罰。 案件三是某藥店經營無注冊證醫療器械早早孕快速檢測筆、早早孕快速檢測試紙案。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南湖區分局在對某藥店檢查中發現,該店于2010年6月1日至2011年7月11日經營的早早孕快速檢測筆、早早孕快速檢測試紙的注冊證可能已過期。經核查,生產企業自2010年5月28日后未再取得上述產品的新注冊證。食品藥品監管部門依法對當事人銷售無注冊證醫療器械的行為作出了沒收產品、沒收違法所得,罰款63524元的行政處罰。 銷售假藥人人喊打 銷售假藥,嚴重危害百姓健康。在2009年的十大典型案件中,有一半為假藥案,而在2010年的典型案件中,假藥案依然是焦點,此次又有兩起案件涉及假藥。 案件一是某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使用假藥黃芪等中藥飲片案。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在檢查中發現,亳州市某中藥飲片廠在2011年3月9日至2011年9月4日期間未取得《藥品GMP證書》,其間所生產的中藥飲片均應按假藥論處。當事人于2011年9月1日至2011年11月2日期間使用的黃芪等15種中藥飲片正是從該企業購進的假藥。食品藥品監管部門依法對當事人使用假藥的行為作出了沒收假藥、沒收違法所得,罰款58656元的行政處罰。 案件二是某牙科診所使用假藥案。海寧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在對某牙科診所檢查時發現,其使用的藥品“Lignospan standard”無任何中文標志。經查,該藥是當事人在2009年因貪圖價格便宜而從上門推銷的個人處購買的,且未索取對方相關資質材料和銷售憑證。食品藥品監管部門依法對當事人作出沒收假藥、沒收違法所得并處罰款的行政處罰。 無證賣藥也不少 制假售假的多,無證經營的也不少。海鹽縣某藥店在只取得乙類非處方藥經營許可證的情況下,卻在經營鹽酸洛美沙星膠囊等83個品種的處方藥和甲類非處方藥;某保健品店銷售惠婷左炔諾孕酮片等四種藥品,其中三種并非所標示的生產企業生產,為假藥。食品藥品監管部門依法對當事人無證經營藥品及銷售假藥的行為作出沒收藥品、沒收違法所得及罰款的行政處罰。 此外,還有一起某醫療器械公司降低經營條件案和某藥店為他人以本企業的名義經營藥品提供便利條件案。 經過這次的醫療器械涉假曝光事件,不僅要給更多的涉假份子更多嚴肅處理和警告以外。也希望各經銷商引以為戒,遵守國家法律制度辦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