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分析:醫博會看醫療器械發展方向
加入時間:2012-05-02 09:14:43 當前新聞點擊率:4363
近期召開的第67屆中國國際醫療器械博覽會(醫博會)已經完美落幕,國內外眾多醫療器械生產廠家都參加了此次展覽,參展的醫療器械公司比起去年增加了不少。這些醫療器械公司他們帶來的新技術、新產品也成為整個醫博會的亮點。包括西門子、飛利浦、東軟、安科、邁瑞、康達等行業一線品牌,在醫博會上展出的新品,迅速成為焦點,而從這些新產品背后,我們也看到不少工業設計的影子。
發達國家重設計,醫療行業受益匪淺
在國外,尤其是歐美、日韓等發達國家,各個行業對工業設計的理解,與國內大部分企業的觀念完全不同。反映在醫療器械行業上,國外的工業設計,更強調的是,產品本身與外部諸多要素之間的交互,如產品與醫生之間的操作關系,產品與病患之間的體驗關系,產品與環境、行業及社會之間的依存關系,在此理性的基礎上之,再將其加諸在產品的外觀之上。另外,從產品的層次上看,國外的醫療產品基本上都走高端路線,掌握著最核心的技術,僅在中國,他們就壟斷著超過80%的高端市場份額。可見,國外的醫療設計已經發展到相當成熟的階段。
行業專家指出,國外醫療行業的設計,是真正以人性化的創新產品設計為核心的企業整體價值提升,講求的是真正的創新價值。國外醫療行業對工業設計的重視,促進了整個行業始終朝著健康的發展軌道邁進。
國內醫療設計現短板,設計意識需加強
有“中國工業設計之父”美譽的清華大學教授柳冠中,在采訪中談到,一些國人對設計的理解存在誤區,以為設計就是眼球經濟。其實設計的本質是實事求是地解決問題,中國需要依靠設計來解決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在國內,大部分企業對工業設計的理解,僅僅局限于“產品外觀設計”的狹隘范圍,設計價值被嚴重貶低。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的設計教育比較落后,行業缺少高端創新人才。政策環境上,中國仍然沒有專門針對鼓勵工業設計方面的相關措施出臺。最重要的是,國內的企業家對設計價值人士的嚴重不足,這一切都制約著中國工業設計的發展。
具體到醫療行業,相關業內人士坦言,大部分做醫療器械的企業,其實很少關注工業設計的價值,而是片面追求功能和成本,以低價策略與國際品牌競爭。“我國醫療器械產業的發展起步晚,起點低,九成以上為中、低檔產品,產業環境中以中小型企業為主,在管理水平、發展理念、全球化貿易等方面,與國際先進醫療設備企業間存在相當大的差距。”北京大學醫學部科研處韓鴻賓指出,我國醫療企業在科技創新、產品自主研發上投入少,創新能力不足,市場競爭能力弱。目前,我國醫療行業生產的產品,根本無法體現工業設計的價值所在,從長遠角度看,難以實現企業戰略上的突破和品牌價值的提升。我國醫療器械行業在高端領域嚴重“缺位”,創新的短板,甚至影響到整個行業的發展進程。
而如今,這種情況正逐漸改善。隨著國務院《“十二五”期間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規劃暨實施方案》的出臺,將進一步加快我國醫療行業的發展步伐。同時,醫療行業競爭的白熱化,更凸顯了工業設計的價值。相關行業人士認為,應該把工業設計打造成醫療行業核心競爭力,醫療企業只有具備設計和技術雙翼,方能實現品牌的騰飛。
解讀醫療行業設計,嘉蘭圖樹典范
事實上,醫療器械方面,國內也有鉆研較深的設計企業。在本屆醫博會上,記者采訪了嘉蘭圖設計有限公司設計總監李遠巍先生,他表示,目前我國醫療行業參差不齊,處在群雄混戰的階段,大部分醫療企業的利潤是通過渠道拓展獲取的,他們顯然沒有把優秀的產品作為市場競爭的核心,而是僅僅停留在滿足產品的基本功能、圍繞低價競爭的策略上。但是,隨著科技創新的迅猛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醫療行業的狀況將會逐步改善,人們對于醫療行業及產品的物質和精神要求將不斷提升,不符合社會、行業及用戶真正訴求,沒有創新性和人性化的產品,將很難在市場上立足。他還說,目前醫療行業的競爭已經日趨激烈,國外廠商積極搶占中國市場,促使國內部分廠商積極向國外學習并不斷提升自身企業的實力,大家都渴望從根本上去提升產品價值,以獲取更大的市場份額。競爭走到這一步,大家都不得不面對工業設計這個環節,在一定程度上,是競爭促使醫療行業與工業設計越走越近,越來越密不可分。
文章來源--普朗醫療器械網網編發表,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