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研發骨科醫療器械,解決手術大難題
加入時間:2012-09-13 09:48:17 當前新聞點擊率:4002
普朗醫療器械網資訊:近幾年,我國中高端的醫療器械都需要依靠進口,國內廠家由于缺乏創新力等原因在中高端市場幾乎空白。但是仍有不少為之奮斗的人士,不斷的彌補我國醫療器械市場的不足,為醫院節省了不少的成本。郭毅軍18歲時從浙江來到重慶大學讀書,從此與重慶結下不解之緣。從本科、研究生到博士,從教師到市場銷售經理再到自己創業,郭毅軍的書生生涯和從商經歷都在圍繞醫療器械這個行業打轉。
1999年,摸熟了重慶醫療器械市場的郭毅軍決心下海,創辦西山科技,主攻項目是手術動力裝置,即打通骨骼通道、為外科手術排除障礙的開顱鉆、電鉆等。當時,這一產品大都依靠進口,一臺機器至少要花40-50萬元,非常昂貴。
歷時6年,郭毅軍率團隊研發出首臺DK手術動力裝置,產品賣到了北京天壇醫院、重慶西南醫院等全國200多家醫院,價格只有進口產品的1/3。
“要站在山頂上,才能成為市場競爭的主角。”郭毅軍說,一流的企業做標準,二流的企業做產品,因此早在公司形成規模前,西山科技就獲得國家食藥監局的授權,制定并推出了《電動骨組織手術設備行業標準》,這在我國是首次形成。
關節鏡實現手術微創
“今年,我們又剛剛推出了一個新產品:關節鏡。”郭毅軍說。簡單地說,關節鏡就是在做膝關節、踝關節等較大關節手術時,使用的一種微創技術。
以往醫生做關節手術時,一般要大面積切開關節,以至傷口愈合時間較長,而使用關節鏡技術,手術時只需要在病人關節周邊打幾個小孔即可,創面小、痛苦少、愈合快,而且手術費用更低。郭毅軍介紹,目前,西南醫院已購買此產品,并應用于臨床。
除在關節鏡上率先攻克難題外,西山科技在手術動力裝置產品技術開發方面也創造著多個第一:第一個發明雙動力工作模式、第一個實現主機對道具的自動識別功能、第一個應用電子技術實現恒速控制功能……
手術動力裝置領跑
目前,西山科技有關手術動力裝置技術的專利已超過120項,排名同行業全球第一。在中高端醫療器械市場80%都被洋品牌壟斷的格局下,通過編織一張保護自己又制約競爭對手的專利網,西山科技一步步贏得行業尊重,目前公司已被國家知識產權局定位全國第四批知識產權試點單位。
“不僅如此,我們在歐盟、美國、俄羅斯、巴西和印度等國家和地區都進行了相應的商標注冊保護,做到未雨綢繆。”郭毅軍說。
目前西山科技研發的手術動力裝置在國內外的市場占有率已排到全球行業第一,預計到2015年公司年銷售額將達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