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緊抓全科服務人才隊伍建設
加入時間:2011-10-17 08:46:10 當前新聞點擊率:4769
來自上海市衛生局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上海目前已有4229名注冊的全科醫師。而按照國際上通行的標準,每2500人需要配一名全科醫師,上海目前是按照最低標準每萬人配備3名全科醫師。而上海在全國最早開始全科醫師培訓,由于相關政策到位,人員流失少,目前上海也是全國擁有注冊全科醫生最多的城市。 上海市衛生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說,2006年起市衛生局決定創新培養模式,采用“社會化管理”進行全科醫師規范化培養,即面向全國招收應屆和近二年畢業的往屆高等醫學院校臨床醫學專業本科及以上學歷畢業生進行規范化培養。培養期間的人事、勞動管理委托市衛生人才交流服務中心管理,培養經費按照市、區縣政府與用人單位及個人共同負擔的原則籌集。 本市目前分兩批認定了中山、仁濟、新華、同濟、華東、長海、長征、三院、金山、瑞金、華山等11個臨床基地,30個社區基地。其中中山、仁濟、新華3個基地從2006年開始招收學員,其余8個基地從2008年開始招收學員。2010年臨床基地增加到15個,2011年又認定了3個臨床基地,目前共有全科醫學臨床基地18個,另有中醫全科培訓基地4個。 建立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有利于上海的醫學人才參與國際醫學交流和合作。同時,上海的經濟社會發展程度和醫學教育水平在國內處于領先行列,率先建立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是有利于促進上海衛生事業可持續發展、更好滿足市民健康需求的人才戰略工程。 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建立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是醫改的一項重要工作,上海將繼續在衛生部的指導下,不斷完善培訓制度,加強培訓管理,保證培訓質量。目前全科醫師的短缺已成為制約社區衛生服務功能有效實現、醫療改革順利進行的一個關鍵因素,因此在整體推進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工作的基礎上,上海將繼續把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放在一個優先發展的地位,為基層源源不斷地輸送合格的全科醫師。 上海下一步要緊緊抓住人才培養、引進、使用、待遇四大環節,營造吸引、留住和發揮社區全科人才的政策環境,建立一支服務能力顯著提高、社區居民信得過的社區全科服務人才隊伍,為發展社區衛生事業、滿足居民社區衛生需求提供穩定的人才支持。針對本市社區醫務人員收入水平低、差距大的現狀,將確立“提高水平、兼顧效率和公平”的原則。明確可分配總量逐年遞增機制,逐步提高社區醫務人員整體收入水平,并向關鍵崗位傾斜,向郊區傾斜。 本文由小兒呼吸機(www.gevinwu-toro.com/)生產廠家普朗醫療網編發表!轉載請保留鏈接,謝謝合作! 下一篇:
|